第172章 家信(下)(2/2)
就比如在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时期,华夏国的邮票发行就受到了影响,发行邮票套数大减,1969年共发行了5套邮票,第一套是在1969年05月01日发行的南京长江大桥邮票,第二套是1969年08月01日发行的钢琴伴唱《红灯记》邮票,第三套是1969年10月01日发行的知识青年在农村邮票,第四套是1969年10月01日发行的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邮票,第五套是1969年10月01日发行的普无号,工农兵和革命圣地图案普通邮票。这些都是在重大的节日才发行,说明在那个时候,发行的邮票只能保证最低的使用要求即可,已经没有更大的时间发行其他邮票了。这些邮票也相对较少,但在何飞那个时代也不过才值千八百块。
收集邮票这件事儿肯定是要提上日程的,还有近些年发行的整套华夏币也要储存一些,还有什么珍贵的小人儿书、这时代特有的烟盒、老酒、药酒等等都必须搞起来,否则在后世可是连获得的机会都没有了啊!就比如什么虎骨酒、虎鞭酒,后世就连老虎都不多见了就更别说用其泡酒了;还有熊掌、熊胆酒等等。
回到玲子家的屋子之后何飞便开始研究起了那封来信,信里的内容也很简洁,无非就是问了下自己这边的情况,说了下家里近况和为什么现在才来信寄钱的原因等等。当然,还有何飞母亲对他的愧疚之情。从信中何飞得知,原来这个家庭并非是原生家庭,而是由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母亲和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父亲所重组的家庭,而重组之后两个家长还又生了一个孩子。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而除了那个在后来出生的孩子之外何飞他们几个全都下乡去了祖国的各地。孩子们虽然是下乡去了但家里负担可一点儿没少,俗话言: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些年为了养活几个孩子何飞的母亲和养父可算是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工作了,可工资和口粮就那么点儿,即使是他们省吃俭用也是不够,因而为了活下去就只能去借。俗话又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但他家就像一个无底洞哪儿还的过来啊?要不何飞也就不用刚12就来下乡了。但借的账总是要还的,因而在何飞他们几个陆续离开后家里情况依旧,两个大人的工资也基本都用来还账了。但他们也知道知青的生活都非常的苦,所以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之下他们还是凑出来了一些钱票给几个子女寄来。
看到这里何飞有些感慨、有些心酸,他虽然不曾真正的生活在这个家庭,感受这个家庭所经历过的苦难,但他也有一个难忘的、痛苦的、吃不上、穿不暖的童年和青年经历;他的灵魂虽然不是这个何飞的,但他却能体会另一个何飞母亲对他的爱,而这也是他前世所曾感受过但却一直不敢直接面对的,是他埋在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愧疚、悔恨、害怕。
不知不觉中何飞落泪了,直到眼泪落到他的手上、落在信纸上才让他从那种情绪中清醒过来。他努力挤了挤眼睛、揉了揉鼻子,然后便找来了纸笔开始写起了回信。
写完信后何飞便和老支书和鲁山等人请了个假,然后骑着自行车便去镇上的邮局寄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