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节 名誉士兵(2/2)
肯尼亚和乌干达都是英国在非洲的英联邦成员国。但乌干达在八十年代初期爆发了内战,这一打就是十年。内战开始的时候,英国作为宗主国并没有干涉。因为无论是当时的乌干达政府还是*武装,双方都认可他们的英联邦成员身份。内战只是他们内部种族矛盾引发的,英国自然无意去干涉。反正死的人都是当地的土著,和英国本土没什么大的影响。
但事情在85年的时候,发生了变化。乌干达民族解放军北方旅旅长巴西利奥·奥凯洛发动政变,推翻当时的执政政权,组成军事委员会,由巴西利奥·奥凯洛的哥哥,原乌干达军司令蒂托·奥凯洛任主席兼国家元首。与原执政政府不同的是,新任元首蒂托·奥凯洛不认可乌干达的英联邦成员身份,并支持加大力度对*武装的剿杀。这样一来,显然是触动了英国的根本利益。于是,英国开始从不干涉变为开始支持*武装。
柏卫国当然不会了解到这种背景,他对执行这种任务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一名记者深入到战乱地区去做采访而已。可当他们到达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的营地后,他终于感觉到了这次任务的不寻常。
在营地,他们脱下了英军的作战服,换上了美军作战服,他们携带的武器也被要求留在营地,换上了各种杂乱的武器。mp5冲锋枪被m16取代,狙击步枪也由l96a1换成了科赫公司的psg-1,就连随身携带的手枪也从sas标配的p226换成了常见的格洛克17。总之一句话,他们换上的所有装备武器,都没留下一丝一毫的英*队痕迹,更多的象一支雇佣兵。
很显然,这次任务有不小的危险性。通常情况下,这样彻底的换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战斗中,发生伤亡和武器损坏,不会留下任何英国政府和英*队插手的痕迹。乌干达作为英联邦的一员,他们的军方和政府高层,对英*方的各种常规装备都不会陌生。
“头,我看咱们护送的人,恐怕不是个记者吧?”
高大的沃利斯一面往他手上的m16步枪的弹匣里压子弹,一面向着杜克问道。
“我们有必要管他到底是什么人吗?你们只要记住一条,尽可能的不要和对方发生冲突。只要把人护送过去再护送回来就行。我们是军人,只管执行命令,政治的事情,不需要关心。”
杜克轻松的说道,但一旁的柏卫国从他的话里,却听出了点意思。护送的人如果是单纯的记者,又会和政治有什么相干呢?显然,沃利斯的疑问,杜克也同样有。只是下达的任务命令中没有挑明,他也装作不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