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抽丁拔楔(2/2)
“然则,本府相信当今圣上乃少有的千古明君,太平之事若传到朝堂,也必能明辨是非,给太平以公道。”
李陌说这话的时候也心虚,可眼下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在朝堂那些大佬眼里犹如一只蝼蚁,人家动动手指就能将自己捏死。
可是为了温饱,为了自己的小康生活又能怎样,总不能什么也不做,还像之前一样沿街乞讨吧。
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干就是了,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
杜如晦听了李陌的发言略显惊讶,这小子平时看着不着边际,没想到对朝堂之分析也颇有几分独到。
尤其是他三言五语就把朝堂的人群划出了几类,对圣上的评价也很中听。自己不就是因为圣上的“明辨是非”被派到太平来了么。
“至于物价攀升之事,尚在本府意料之中。如今太平府库充盈,大可不必担心。”
市场需求大的时候,物价升高,这都是市场规律,根本还是在于农业、工业的基础太薄弱,产量上不去。
这些问题随着太平各项工程的落地,必能有效缓解。
“胡商之事,务必从严约束。”
“如今太平各项工程,尤其是太平工坊新区均属保密范畴。”
“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信息让番邦窃取。”
如今的大唐,开放包容,胡商的生意也遍布各地。
但对于李陌来说,爱国之心,从来都不缺少。他也深知技术封锁的重要性,眼下太平的所有技术断不能让胡子们学了去。
未来也只能是用廉价的工业品,去换取他们有价值的核心资源。
“有劳姚叔父尽快筹备太平商会。”
“在现有的太平老城划出指定区域与胡人开市互商。”
“胡人只能在互市区内自由行动,其它地区,必须得到特殊的过所才可以。”
李陌本想进入下一个话题,转念又想到了什么,补充说到:“还有,与胡商交易的货物品类也要严加挑选,断不能让大唐的战略物资流失出去。”
杜如晦听了李陌对于胡商的政策也是暗自赞许,这一点他之前都没有考虑周全。自己正好可以借着太平的政策,修订一下关于胡商的政令。
他不知道的是,像李陌搞的这种新型城区,在后世本来就有示范和试错的双重意义。
对于好的政策、先进的技术加以总结,全国推广。对于一些顽疾,也可在新区先行做改进尝试,有成果后再逐步实施。
“正则兄长,关于上述问题,陌这样处理是否妥当?”李陌又征询了一下刘仁轨的意见。
“自无不可。”刘仁轨对自己这个兄弟认真起来的样子还是非常满意的。
如果能有半数时间是这种状态那就更好了。
“马周兄长,你也来说几句吧。”李陌作为场控,又把目光转向了马周。
“马周问题也有三。”
“眼下太平大势尚可,工坊、造田、春耕、流民安置、新城建设、府库粮仓、商贾流通,均已有序运转,随之而来也导致事务成倍累加,马周略感吃力。”
“时下困扰马周的还是账目文书、钱粮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