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更多的铁,更多的资本(2/2)
当时的皇帝,为了能让女儿特蕾莎(即其后的特蕾莎女皇)继承自己的位子,不得不向英国求援,英国提出的条件,便是禁止比利时资本使用奥斯坦德港和自己进行商业竞争——恰如图古特所言,帝国为了核心的东西舍弃一些属地和权益无关紧要,奥斯坦德公司就这样被牺牲掉了。
蹊跷的是,即使遭遇这样的打击,但奥斯坦德公司并未消失,甚至到现在都还存在,活得还满滋润的,因放弃贸易的公司,转而把大量金钱注入到他国的贸易公司里,它在普鲁士、瑞典、俄国等国的各色公司里都有大量股份,甚至远在巴尔干的海港阜姆都有它的投资,总而言之,金钱,这个公司乃至安特卫普并不匮乏。
吃到股份红利后,安特卫普也力所能及地继续保持着一些特殊的工业门类,即印刷业、地毯业、油漆业还有钻石加工业,这些产品有个共通特征,体积小,价值大,不是很担心海上运输和缴纳关税的问题。
但这些工业注定也吸纳不了多少就业人口。江浙湖汉北
于是比利时的农村就根本得不到工业的扶持和反哺,农民收入菲薄,和法国情况差不多,种地为主,副业就是编花边和织亚麻,乡村全是贵族的天下,贵族最初也想通过重农主义得到好处,于是在十八世纪初产生了“土豆革命”,比利时人口开始激增,给土地密集耕作提供丰富劳动力,但最终还是坠入到魔咒当中——地租涨了一倍,谷物价格却只涨了百分之二三十,对贵族来说,雇佣大批人手种田已根本不合算,于是只能开辟田地面积,故而紧接土豆革命后的,便是比利时版的“圈地运动”。
可圈地运动在英国能成功,就在于英国有工业可以吸纳失地农民。按上所述,比利时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便它的工业资源异常丰富,但就像做菜那般,食材都齐了,就是没个大厨的手,将其美味给调配烹饪出来。
所以土豆多养活的大批人丁,非但没能增加社会财富,反而使比利时农村极度贫困化,按菲利克斯搜集到的旧时代官方档案:布拉邦特和安特卫普两地区,1709年到1755年人口增长了百分之二十,1755年到1784年人口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九,再加上这阶段大体和平,整个比利时人口膨胀到二百五十万,是欧陆人口最密集的国度,事实上如果没有瘟疫的自然调节,涨到三四百万都不在话下。可这只是扩大了穷人的队伍,菲利克斯惊愕地查到,在过去的一百年内,比利时的工资水准完全没变过,不计其数的农村贫困人口只能靠慈善团体特别是教会寺院的救济艰辛度日。
“现在你们该了解,只有把人丁送入到制造业当中去,才能叫做红利,而非负担。因土地永远是有限的,而蒸汽和机器却为我们的腾飞插上翅膀,终于能让我们双足离地,自由翱翔。但是为什么比利时却没能发展出工业呢?还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工业和资本完全是分散的,贸易航路又被扼住。”菲利克斯说到这里,神态不由得有些激动,“比利时所谓的工业全都分散在农村,被那些零售商和批发商控制,农民大多只能做些纺纱织布的活计来补贴家用,铁制品最好销售的......让我查查......是铁钉,只是铁钉,冶金工业只在列日、根特还有沙勒罗瓦三个地区分散着,都是些位于农村地区,粗制滥造的小高炉,每个高炉由十来个工人和五十个樵夫掌管。我来了后,一切就得改变,我要铁,更多的铁,我要资本,更集中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