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参观活动(2/2)
现在的这一批学员当中,不少人在结束这段学习之后,也会继续补充到教导大队中去,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为这整支军队不断提供新的血液。
至于其他方向的学员,相应的学习世间就会更长一些,当中最长的肯定要数工业系,有不少人甚至是前年程刚创办学习小组时就已经加入的,直到现在仍然在不断地进修。
当然了,那些老资格的学长学姐们此时并不在场,因为根据地实在是太过缺乏知识分子,所以其中大部分年龄较大的学员,都陆陆续续地被调往各个领域参加工作。
只是在程刚的坚持下,他们会定期回来继续下一步的学业,若是有路途过远的,甚至还会安排函授任务,并和其他人一样参加考核。
这些措施如果放在后世,估计就只能逐渐变成人们刷学历的手段,毕竟这又是工作又是学习的,普通人哪里能全都顾上,必然会出现懈怠的情况。
但是此时的这些学生都务必珍惜这些学习机会,同时组织也高度重视,给他们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环境和条件,作为回报,这些人往往又会充当各单位的夜校老师,给更多的同志普及知识。
当然了,在学院里还有一些入学时年龄较小的“老资格”,十三四岁的年纪却已经是有近两年经验的前辈了,他们当中成绩优秀的一般都会担任新生们的助教,所以在学院里经常会看到老师比学生还要年轻的场面。
从整体角度来看,现在红军领导的教育事业,大概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层次。
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除了少数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根据地的教育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可以吊打他们,发展潜力更是我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但弱点依旧还是明显的,潜力归潜力,可因为底子实在过多薄弱,现状仍然不可避免的惨淡。
如果以最简单的标准(能写自己的名字、认识一百来个汉字,小学一二年级水平)来看,此时红军的识字率大概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这还是近一轮扩军后的结果,相比于历史上要提前了三四年的功夫。
可是搞过建设的都知道,这样的文化水平别说当技术员了,当工人都有些够呛,至少还得继续实习个一两年才能正式上岗,这还是人家肯发狠学的情况下。
军队也是类似的道理,随着红军的装备不断完善,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自己培养出的那些学生都供不应求,还得不断抽血往地方上补充干部,其中的窘迫不用多说。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一方面是不断扩张的教育事业,一方面是欣欣向荣的基础建设(农业、工业、军事等等方面),整个根据地确实迸发出了众人难以想象的朝气和力量。
与此同时,也成了一个胃口越来越大的吞金巨兽,若没有程刚的支持,这一进程刚一开场就会立马宣告破产。
这便是赣闽根据地与其他地区的差别,别的根据地并非没有教材,也并非没有意识到应该大力搞发展,事实上程刚在支援的时候已经送去了大量书本和众人总结出的经验。
但是任何的发展都需要资本的支持,以当下各路占据的地盘,别说搞工业剪刀差了,就是自己吃饭都是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
所以也不怪部分同志急于求成,希望赶紧占据大城市,而是以他们的眼光,以他们的组织力,实在是难以挖掘出农村的潜在能量,又没有外在的资本注入,就只能选择铤而走险了。
就像是现代的大多数创业者,既没有发现蓝海的能力,也写不出足以忽悠投资人的项目策划,员工的剩余价值更是被大饼掏得一干二净,所以就只能对着别人成功案例大抄特抄咯。
到底能不能骗到别人不知道,反正自家的房子是肯定亏掉了,完了失败后还得被嘲讽一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李润石的路数,说白了就是模仿国外的流行产品进行国产化改造,从而找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就像QQ之于OICQ,淘宝之于EBay一样。
而程刚的想法,大概就是作为穿越者回到人家草创的时代,大笔大笔地投入天使轮,同时还深度参与管理一般。
有了两者的结合,你说MSN、易趣之流怎么与之相比,其他的草头班子更是只有被吞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