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41-244的回应(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时空过客4251最新章节!

关于最新章(241-244)的这段情节,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我也挨了不少喷,这点首先得认个错,在设计情节时,我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挨打就得立正,这个没啥好说的。

当然我肯定不会接收某些书友的个别过激评价,说实话有些盖帽子之嫌,不仅难听,而且也不符合事实。

为了避免更深的误会,我已经修改了其中的部分内容,主体并没有大的改动,但在整体思路上更加偏向于情节的本意,不至于导致过多的误解。

从最初的纲要来说,对于杀不杀张,我确实没有设计好,当时的计划分了两条,一个是明正典刑,一个是流放之后再安排些受折磨的情节,最后再死。

但很显然,后者其实是违背小说写作规律的设计,毕竟好不容易铺垫了这么多,结果还把这个反派留在那恶心人,实在太过影响全文的节奏和爽感,说得难听点,就是在膈应人。

这点确实是我的问题,所以在书友们反映过来之后,我就召集了不少有意见的书友一起来讨论,其实只要大家不说什么过激过火的话,大部分建议我都是能听进去的,尤其是在大家这么多人都在讨论此事。

我又不是那种独裁者,灵顽不灵,该听取的意见肯定能够听进去,以后也欢迎大家多多批评,多多建议,就是语气还得麻烦手下留情( ̄ε(# ̄)。

最后再解释一下为何设计这些情节,其中的思路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下面这段资料:

1953年春,在一次与出版界陈先生小聚时,张国彪聊道:“看到媒体上介绍大陆的情况,真是令人感奋。现在我闲居香江,一贫如洗,每天望着日出,看着日落,实在太寂寞了。有时真想回北京去,为人民做点建设工作。”

——(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是个典型的投机分子)

陈先生称张国彪为伯伯。他问:“张伯伯是否与北京方面联系过?”张国彪摇头:“没有合适的渠道。”陈先生说:“我认识新华社香江分社的负责处理新闻事务的金尧如先生,可以帮你传个信。”

“好,好。”张国彪很兴奋地说:“帮我请教金先生,有没有可能回北京,最好是向李润石主席反映一下我的意愿。”

张国彪的亲笔信用一个黄皮大信封装着,信封上用毛笔写着两行字,上写“李润石主席”,下署“张国彪拜上”。

正文不长,大意是:李润石主席并刘绍齐书记、伍翔宇总理:在你们和党中央领导下,夏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新夏国的胜利,我感到极大的鼓舞和深刻的愧疚。

经过这两三年的思考,我决心回到党的身边,在你们的领导下,为党和人民事业尽我一点绵薄之力,鞠躬尽瘁,以赎前愆。

——(投机分子实证)

新华社香江分社按照组织程序,以最快的速度派专人将信送呈土共中央华南分局,由他们上呈中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