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 私款(2/2)

宣府巡抚沈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在辽东做过官,先后跟过袁崇焕、孙承宗两任督师,可惜辽东的经历没把胆子练大,反而更加畏之如虎,丰州与金军血战之时他缩起头来幸灾乐祸,认为自己躲过了这一劫,不曾想怕什么来什么,金军还是找上门来。沈棨胆怯,宣府总兵董继舒更是心虚,老家伙在军中混了一辈子,除了在西北和抢劫的鄂尔多斯人打过几次小仗,没见过这种大场面。俩人凑到一起商议,朝廷是不能指望,有朝臣们扯皮的功夫,俩人也该上吊了,而且大明乱成一团也没处找援兵呀,都怪丰州的那帮夷人和乱民,要不是他们把金军惹火了,人家怎么会找宣府出气,既然他们敢打金军,那就到宣府来打。拿定了主意,沈棨立即派人给宣大总督和大同巡抚去信,声称宣府危在旦夕,必须速派丰州兵增援,同时还威胁张宗衡和张廷拱,若是宣府有失,他们两人也脱不了手。

张宗衡很快回信,劈头盖脸臭骂沈棨一顿,宣府为宣大三镇之首,拥强兵骏马数万,粮饷历来优于大同、山西两镇,你沈棨历经辽事也一向自诩知兵,今边事有变,理应整兵死战,且东虏新败,其势已衰,如若用命必有大功,尔不施一铳一箭,却反诬他人,究竟是何居心?本官命你严守边墙,不得有误,若有懈怠,必奏请朝廷议尔的罪。张廷拱也回信拒绝,屯田总兵所拥之众农牧之徒也,大水突至自顾不暇,欲征其兵,安民抚军粮饷何在?今大同无饷,丰州更无饷,宣府既有强兵、粮饷可用,何不效命朝廷?宣府巡抚若要调用大同兵将,请上奏朝廷增派粮饷。

张宗衡、张廷拱两人不怕沈棨要挟,他们心里有底——马士英、刘文忠从黑河大营溜回关内,不但给他们带回了丰厚的礼物,而且和李榆、金声串通一气把奏章也写好了,有好处大家分,里面自然少不了把他们几个人的功绩大肆吹嘘一番。张宗衡、张廷拱有军功在手,自忖可保平安,而且得了好处也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况且调兵令对李榆也没有用,只会招来要钱要粮的手,不给钱粮他绝对不会动窝,阳和、大同都不愿意掏腰包,那就顾不上沈棨的死活了。

阳和、大同不管,董继舒又死活不敢打,沈棨只好硬着头皮应付金军,好在天聪汗也是讲道理的人,很快就回了封信。天聪汗在信中强烈谴责了明国朝廷,大金兵是为消灭察哈尔邪恶势力而来,此乃顺应天意民心之举,而明国不予以相助,反而暗中破坏金军的正义行动,有确凿证据表明,宣府收容了数百名察哈尔逃人,同时在对抗金国的丰州人中也出现明军的旗号和人马——他特别强调,丰州打着察哈尔汗的旗号并与察哈尔人合作,也属于邪恶势力的一部分,明国包庇邪恶势力,并参与对抗金军的行动,必须为此承担全部后果。当然,天聪汗也说明金军乃仁义之师,不忍因明国朝廷的错误而加兵于无辜百姓,所以给宣府一个机会,十天内必须派人出关和议,只给十天期限,若见不到和议代表,立即攻打边墙。

沈棨读罢信后动起了歪脑筋,周延儒曾经来信暗示可以款虏,而且朝中自有阁臣主计,这就是救命稻草,他迫不及待想求和了。宣府重要官员除了他,还有监视太监王坤、总兵董继舒,三人凑到一起商量,董继舒无所谓,只要不让他出兵打仗就行,王坤却东拉西扯不肯表态。

“王公公,我等三人如今在一条船上,宣府出了事,谁也跑不了,东虏贪财,给点钱粮打发他们走,款和之事便再也不提,朝廷也未必会怪罪,但王公公须给个明白话,本官才好行事,此事万万耽搁不得呀!”沈棨很着急地说。

“是啊,王公公,宣府火器陈旧,兵不堪战,若战则必败,末将也无能为力呀,款寇不过假意应付,保住宣府才是真的,公公若不应允,末将只有死在公公面前了。”董继舒几乎要哭了。

“这个嘛,咱家本是乾清宫给皇上打杂的奴才,到宣府来只替皇上看管粮饷,其他的糊里糊涂,巡抚大人、总兵大人只管尽心效忠皇上,不必找咱家掺和大事,咱家这几日心慌得很,眼花耳聋也不知怎么回事,得找个郎中看看了。”王坤够聪明,说完就溜了。

“无用的阉宦,想躲没那么容易,就从军库里给建奴拿财物,本官看他以后怎么洗得干净,”沈棨冲着王坤的背影骂了一句,挥手对董继舒说道,“马上派人出关和议,派抚夷总兵王世忠去,朝廷也不能白养他。”

王世忠,本名革库里,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孙子,叶赫被金国灭族后投靠明国,对金军也是怕得要命,但他不敢不来,带着几个巡抚衙门的属官到了张家口堡外金军大营,战战兢兢递交了巡抚衙门的公文。天聪汗对王世忠嗤之以鼻,贝勒、重臣一个不出面,派出了阿什达尔汉、白格、龙什三个不起眼的参将级官员出场,其中阿什达尔汉还正好是金台石的兄弟。爷爷辈的谈判代表一露面,王世忠就被压了一头,偷偷地给阿什达尔汉、龙什塞好处,白格这次却不同以往,拒绝接受腐蚀,还狐假虎威对王世忠大肆威胁恐吓——白格两年前在迁安、遵化搞的鬼名堂还没彻底销账,急需立功挣表现。

阿什达尔汉利诱、白格恐吓,而王世忠也很听话,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沈棨、董继舒一心自保,明确告诉王世忠,只要金军不找麻烦,什么条件也可以先答应下来,有巡抚、总兵大人的话垫底,王世忠胆子也大了,反正明国又不是他的——金国提出移交关内的察哈尔逃人,开放大同、宣府及辽东马市互通贸易、将每年给察哈尔的八万一千两岁币转给金国的要求,王世忠全都一口答应。

明国认怂了,丰州丢的面子在宣府找了回来,天聪汗当然非常得意,同意也给宣府巡抚一个面子,保证不再骚扰宣府,而且请宣府巡抚替他转交一封信给明国皇帝,再次请求与明国和议。谈判结束,双方代表在张家口堡外刑乌牛白马誓,保证共同遵守盟约,这场闹剧就此了解,双方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沈棨、董继舒松了一口气,建酋愚笨还是好糊弄,随手把天聪汗的信扔到火里,至于宣府能不能替大同、辽东做主开马市贸易,以后给不给岁币,根本不去想,他们本来也没有打算践约。王世忠却被吓坏了,两个大佬把盟誓当儿戏,以后绝对要出事,到时候他一定是替罪羊,两天之后,王世忠带着一家老小,外加一个躲在他那儿的衮楚克溜出宣化城,投奔丰州而去。

天聪汗当然不愚笨,明国官吏在他眼里从来就是一帮无赖,毫无信用可言,但他只能接受这个结果,好歹也是以后要挟明国的把柄,他的处境实际上很不好——从哈尔占出来的金军受到丰州骑兵的攻击,未能如期将粮台转移到乌兰哈达,而这股敌骑袭击粮台守军后,几天之内又突然出现在金莲川草原,与察哈尔骑兵联手扫荡旧上都城一带的金军,他的后路危险了;沈阳也传来坏消息,辽东发大水,农田水涝过半,沈阳南关民舍淹没颇多,野兽蛇蟒亦漂去,辽东饥荒在即,已无法为他筹措军粮。

仗不打了,不过该与额鲁好好谈谈——天聪汗决定做撤军前最后一件事,谈判代表也想好了,文馆领班大巴克什库尔缠、户部承政英俄尔岱、吏部启心郎索尼、礼部启心郎常书,还有一等参将白格——这家伙刚刚揭发阿什达尔汉、龙什受贿,马上就得到立功的机会。豪华阵容啊,够给额鲁面子了,不过我也得要面子,找额鲁这个毛孩子和议说出去丢人,得说到得胜堡找明国大同巡抚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