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起义四起(2/2)

如今白方首已夯实武道之基,强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就连狄云这种高手,都直呼离谱。

巢湖姥山岛上,白方首盘坐在地,任凭雨水洒在身上。

猛地白方首睁开双眼,在他眼眸中闪烁着一抹金光,似两柄神剑刺出。

下一刻,一阵剧烈的波动从湖面荡漾开来。

“这雨生于天地,又返还于天地,生生不息。”

“天地分黑白,人亦分阴阳。”

“人,又到底是什么呢?”

感受着体内生生不息的真气,白方首面露微笑。

这些日在巢湖苦修,他已近乎触及武道真谛。

只差一步,便可踏入顶尖高手行列。

他站起身来,一柄不过数尺的小剑不断在他周身盘旋。

若华山派掌门陈梦亮与藏剑山庄叶雨时在此,定会惊呼。

只因此剑,已近乎他们祖师口中的“御剑术”。

“修行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白方首默道。

他抬头看向湖面浓浓雾气,眼神清澈无比。

这段时间,改变的不只是白方首,还有狄云。

这位浪迹江湖多年的刀客,厚积薄发,一身实力,仅比白方首弱了一筹。

不过这些,比起一月前的一件大事来说,却无足轻重。

三十七日前,元顺帝以汝阳王为帅,楚昭南为副帅,对刘福通出兵。

十万大军一夜连破数城,刘福通弃颍州退至息州。

此事一出,南北红巾军皆人人自危,畏战自保。

不过也有不畏元兵者。

在元兵压境下,南阳布王三与张椿的“北琐红军”与荆樊孟海马的“南琐红军”已兵合一处,众至十万。

有了这两支军队吸引仇恨,刘福通的压力倒是缓解不少。

双方如今在汝宁府呈对峙之势。

元廷虽有禁武堂高手掠阵,但刘福通红巾军也是人心所向。

在第一次交锋中,元廷便吃了大亏,一役折损七千人马。

这让一贯谨慎的汝阳王不得不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再者元廷士卒连战不休,人困马乏,也需休养生息。

元廷大量兵力被拖入泥潭,白方首感觉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不过元廷对刘福通用兵,也打乱了他一些布局。

庐州路与汝宁府本为紧邻,同属河南江北行省。

战事一起,极容易烧到庐州路。

原本白方首打算弃蕲州路,暂避元廷锋芒。

但事情的发展,却与他预想的稍有不同。

不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也不想错过。

前两月,他开始收拢南疆兵权,如今真正握在手中的兵马,足有十五万。

只是这十五万士卒,真正能动用的却是极少。

如今天完朝廷直接掌控的庐州、黄州、蕲州、安庆、池州、无为六地,还需士卒驻守。

而黄州防备元廷的三万兵马,更是不能轻易动用。

至于驻扎在蕲州路蕲水城外三角山的两万大军,则更不用说。

不过为确保能在这乱世立足,负责守卫蕲水城这名义上的都城的两万士卒,白方首还是想用。

为不打草惊蛇,他并未动用虎符,而是派遣丁普朗与赵普胜一同前往蕲水试探朝堂诸公。

二人一人三马,很快便返回了庐州。

除此之外,周芷若也被丁普朗带了回来。

丁赵二人带回的消息并不乐观,但也不算太差。

好的则是蕲水大营两万兵马,可以调动。

坏的则是黄州最近遭到了元兵骚扰,故镇守黄州的三万兵马,便绝不能动。

一旦大军离开,无论是元兵还是其他人,皆可自黄州长驱直入,祸乱整个天完。

但庐州路与安庆路已危在旦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不过蕲水大营的两万人和黄州军,实力比起元廷,却相差甚远。

黄州军中,仅有十位二流将领坐镇。

大多连程六甲都不如,更别说与丁普朗和赵普胜相比。

但若有一名合格的统帅,还是可堪大用。

而像丁普朗则最为合适,除却其出色的军事嗅觉外,其本身就是一名一流高手。

一流高手开人体奇经八脉,引天地元气凝练肉体,佼佼者单臂一挥便具万钧之力。

只要不遇上大军围困,在战场也堪称人形屠刀。

现在白方首只盼望刘福通等人能多拖些时日,好让他趁这段时间为天完士卒普及21世纪的枪炮。

刘福通得益于白莲教支持,实力本不算弱。

只是元廷雷霆一击,来得太过迅猛,否则鹿死谁手,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