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家庭机器人(1/2)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工厂内,一架浑身散发着金色光芒的小型星空一号拼装完成,除了背上那个大书包有些难看外,一切都很完美。

单看刘旭脸上满足非常的模样,就知道他现在的心情很好了。

遴选了很多家生产制造企业的零配件,经过分析对比才在网上订购了这批辅助材料和芯片。

这台小型家用星空一号除了装甲和主要的金属骨架用的炽铁瓷外,剩余所需材料配件为什么在市场上面采购。也就是说今天这台样品机器人以后找一家工厂也能代工生产。

刘旭要考虑的地方很多,一台星空机器人制造出来所需的配件种类繁多,自己的工厂虽然也能做这些配件,但里面要耗费的精力太多,综合起来有些不划算。

而且小型星空机器人要走向市场,里面涉及到的高科技也不能太多。除了星空控制系统,还有半人工智能的辅助系统外,机器人里面还涉及到一些专利核心技术,不用担心几年内就被人赶超。

作为第一代的星空系列家用机器人,拿出这些技术已经够显眼了。

星空一号控制系统算得上是刘旭亲力亲为设计的第一款机器人控制系统,所有的代码都是抄袭加优化而来。虽然借鉴了不少波士顿动力的控制系统和另外几家机器人公司的经验,但星空控制系统也有自己的特色。

半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是借鉴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注入了很多新兴算法,才实现现在的半人工智能化。绝不像市场上牛皮吹邦邦响的人工智能技术,两者之间完全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自己设计的半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有了一定的自主思维,反应的速度和可以做的工作也比较全面。它完全可以实现拿快递、买菜、做家务活,又或者是带孩子这样的精细活。

打开控制开关,等到机器人眼中蓝光闪烁了几下,刘旭才对着机器人道:“小星,你好!”

“主人,你好!小星很高兴能为您服务。”

经过两个小时的测试,刘旭看着不断反馈过来的信息,心情越发好了。虽然知道在虚拟空间测试和在现实中测试的差距不会太大,但自己所用到的大部分材料都是从外面采购来的。

这些材料虽然是按照设计要求去采购的,可材料的质量如果不达标,也很容易影响到机器人的整体性能。

果然,两个小时的测试下来,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小。首先是机器人耗电的时间达不到原定的四个小时,厂家宣传的放电时间数据就完全对不上。大动作还没做几个呢,两个小时的功夫就把电耗没了。

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如果不能满足四个小时的持续工作,机器人弊端就会有很多。如果在接娃的半路上碰到点意外,就可能没电了,那麻烦可就很大了。

若真发生了,难道要买家开车去善后?

先不说搬不搬的动这个150公斤的大家伙,就算是可以搬动,也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去轻松解决的。

再一个是控制系统在做剧烈动作的时候,反应方面有些迟钝。这是芯片问题,超高的算法让7nm的芯片在持续工作十几分钟后就开始发热。

驱动马达也有问题,两个小时的测试时间里居然死机两次,这是刘旭完全不能接受的。

在复杂环境中传感器感应也有些迟钝,一旦处在网络关闭的情况下,它们就会选择原地不动。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同样涉及到芯片问题。

激光雷达定位不够精确,机动的时候位置出现偏差。交流的时候容易被两种声音干扰,语言识别方面也是问题。

好在机器视觉、人脸识别、物体识别、语言交互和体感交互方面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表现不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