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章 五百零五片(1/2)

成田机场位于日本千叶县成田市,距离东京市中心有六十多公里的路程。

飞机降落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

从机场出来,大家纷纷穿上御寒的衣服。

老程立刻打开包,从里面拿出风衣给杨平套上,自己却完全顾不上。

杨平倒不觉得冷:“你还是自己穿上吧,我没事。”

杨平喜欢锻炼身体,一直坚持晨跑,身体素质非常好,抗寒能力自然很强。

东大附院负责会议接待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出口等待。

高桥和唐老师也举着牌子,站在出口,牌子用漂亮的楷书毛笔字,写着“欢迎杨平博士”,比起其它随意写的字,或者打印出来的字,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高桥已经和东大附院接待人员提前沟通,杨平由他单独接待。

老程不在参会人员之列,自然无所谓由谁接待,只要跟着杨平走就行。

虽然冬季晚上,机场的人还是很多。

在出站口,十几个医生集合,苏南晨清点人数,没有人掉队。

杨平与苏教授告别,准备朝高桥那边走去,苏教授让苏南晨也跟杨平一起去:“你也去吧,我跟大家一起,没事的。”

“别喝酒,注意安全,晚上早点休息,明天东大附院集合。”苏教授叫住杨平和苏南晨,叮嘱。

两人像出笼的鸟儿,非常高兴。

在飞机上,跟那些教授在一起,说实话,没有拘束是不可能的,毕竟有代沟,都是老师辈的。

哪有年轻人在一起轻松自在,无拘无束。

其他年轻医生非常羡慕他俩,来到东京,还有朋友接机,可以单独行动。

来接机还是国际创伤骨科大牛高桥文哉,看那神态,对杨平毕恭毕敬。

高桥鞠躬致礼,激动万分:“欢迎先生到东京!”

可以看得出来,这种礼貌是诚心诚意、发自内心,而不是场面上的做作,而先生的称呼,也是一个晚辈对长辈极为尊敬的称呼,平时,高桥也只有称呼藤原正男、池田教授等人为先生。

高桥身着西装,打着领带,鞠躬时双手紧贴裤缝,身体几乎九十度弯曲。

手里挽着的风衣,本来是为杨平准备的,但是杨平身上的衣服已经足够,他只好一直挽在手里。

“不用客气,随便一点。”

杨平很直率,高桥也算好朋友,没什么客套的。

“饿了吧,我们马上回东京,饭菜已经安排好。”

飞机上的套餐实在不好吃,能量也不够,晚上不加餐肯定不行。

“这是我请的翻译,唐顺老师。”高桥介绍唐老师。

“东京大学分子生物学在读博士,唐顺,叫我小唐就行!”这位唐老师伸出手。

年龄跟杨平差不多,长得挺精神,一双眼睛看起来贼机灵。

杨平、苏南晨和老程在高桥的带领下,乘坐商务车,从成田机场赶往东京的江户川区一家饭店。

江户川区,算是东京的郊区,与千叶县邻近。

一路上可以看到稀稀落落的别墅,饭店位置比较隐蔽,是一栋传统的日式别墅。

别墅前挂着一些灯笼,上面写着“吉湖屋”。

大门上的木匾,也写着“吉湖居”,这几个字全是繁体汉字,没有日本的假名。

别墅后面是一个很大的池塘,大概是所谓的湖,一座木制的走廊通往池塘中央的亭子。

听高桥说,这家饭店相当于中国的私房菜,不对外开业,只接受会员的预定。

门口一位年约五十的夫人,穿着和服,鞠躬打招呼,微笑着带着大家进入厅堂。

高桥介绍,这就是饭店老板夏目先生的夫人。

里面的空调开了暖气,一进去,杨平整个人暖和了许多。

东京没有管道暖气,冬季御寒就是靠各家的空调暖气,有些还使用石油炉、被炉。

第一次来日本,在杨平感觉,这里的气质偏向拘谨、小家子气。

这家饭店的主人,是厨师世家,自江户末代开始,厨艺世代相传,不断改进,一直传到现在。

招牌菜,鲷鱼刺身,是东京一绝,很多政商界人士都会私下来这里品尝。

所以,这个其貌不扬的乡下饭店,客人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无法得到预约。

厅屋内,两位大约三十出头相貌秀丽的和服女人,招呼大家入座,这大概是服务员吧。

当时高桥预约时,老板听说杨平是最优秀的外科医生,高桥的老师,欣然答应预约。

在日本,老师和医生最受人尊敬。

“杨博士不远万里从中国赶来治病救人,有圣人之功。”

老板娘说话十分得体。

杨平在系统空间长时间的学习,日语也不差,完全可以听懂,只是他更喜欢用汉语。

高桥没有见过杨平说日语,以为他不懂,翻译给杨平听。

“圣人就过奖了,我们做好本分的工作而已。”杨平谦虚地说。

接着,老板娘又了说了很长一段,高桥翻译给大家听:“招牌上的吉湖居,都是汉字,祖先在江户末年,辗转多地,学习厨艺,曾经去过中国江浙一带,拜了一位中国师父学习厨艺,学成返回日本,便在东京开了吉湖居,传至如今,饭店的地址也变更多次,但这块招牌从未变过。”

服务员踩着小碎步,动作轻巧麻利,将各种点心铺在桌子上。

屋外开始稀稀疏疏地下起小雪,灯笼散发出微黄的光芒,景色显得精致迷人。

“神户牛排,用木炭烧烤,烧烤过程中只放了盐和胡椒,蕉这调味酱吃,味道更好,调味酱是夏目家秘制的。”

“鲷鱼刺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