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中国说(2/2)
这批士子大都来自福建,所以对倭寇都是恨之入骨,对郭致远这番话也最有感触,听着听着也慢慢被郭致远的情绪所感染,拳头都捏起来了,目光也变得坚毅起来了!
郭致远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继续道:“也怪不得大西人和倭寇等蛮夷之国如此轻视,如今之中国暮气沉沉,文官贪财,武将怕死,早不复开明之初四夷慑服万邦来朝之盛世景象,故本府在东蕃开府建衙后第一件事便是下令修建东蕃书院,为何?因为本府要证明我中国绝非垂老之病虎,而乃暂时沉睡之雄狮!故振兴中华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尔等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所以本府希望你们牢记书院院门门楼上那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些士子都正值血气方刚之年,听了郭致远慷慨激昂的演讲都激动得热血沸腾,站在最前排的洪承畴更是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他的带动下其他的士子也都跟着振臂高呼:“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时间呼喊声响彻云天,连书院后面山林中的飞鸟也被惊得震翅而飞,为这激动人心的一幕更添了几分震撼!
别说士子们,就连同在主席台上的徐光启等人也同样感动得热泪盈眶,如果说之前他们追随郭致远更多的是为了谋个好前程的话,在这一刻他们真正找到了追随郭致远的意义,更加坚定了他们追随郭致远的决心。唯有初到东蕃的郭正域有些神色复杂,一方面他为儿子有这样的志向和魄力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他又一种深深的担忧,因为他知道刚才郭致远的这番话在此时的明朝绝对是非常大逆不道的,必然会给郭致远带来很多的非议和麻烦。
郭正域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郭致远的这番演讲被记忆力超强的士子整理出来,并取了一个标题,叫“少年中国说”,这篇《少年中国说》传出去以后在士林中掀起了极大的风波,因为郭致远在演讲中直指当今朝廷的昏聩衰败,被传统的士林中人认为是大逆不道,更有激进分子如东林党人直斥郭致远是“乱臣贼子”,其中有不少都是在士林中声望极高的“当代大儒”,别小看这些“当代大儒”的影响力,他们一句话往往能毁掉一个人,如果不是东蕃孤悬海外,只怕会有人直接冲到东蕃府衙围攻郭致远了,他们暂时奈何不了郭致远,就开始联手抵制东蕃,东蕃在内陆的贸易大受影响,各地官府对于来往东蕃的货物和商船盘查也明显严格了许多。
不过郭致远并不后悔,如今的东蕃虽然还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但是对于内陆的依赖也不像创建之初那么强烈了,而且商人逐利,只要有钱赚,就不愁没人跟东蕃做贸易,对东蕃的抵制和封锁也不可能持续太久。
而且现在抵制郭致远的大都是上了年纪思想僵化的老酸儒,许多年轻的热血士子私底下对郭致远这篇《少年中国说》还是很认同的,这段时间就不断有年轻士子跑来东蕃,就想见一见能说出此等常人不敢说的叛逆言论的郭致远到底是什么样子,其中有不少还是在各地小有名气的年轻俊杰。
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年轻士子,郭致远也不好端架子,不但亲自接见,还要全力拉拢,不过连续应酬下来他也有些不胜其烦了,这些年轻士子中夸夸其谈之辈多,有真才实学的少。他刚送走一批眼高手低的年轻士子,就见法正又走进来说有一位客人需要他亲自出面去接待,他就有些不耐烦地挥挥手道:“今后这种事以后你让徐先生或者曾先生出面就行了,若确有真才实学便留下来,夸夸其谈的便给些盘缠银子打发走便是了……”
法正的神色却有些古怪,吞吞吐吐地道:“这位客人有些特殊,恐怕只能大人亲自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