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学时光(回忆)(2/2)

二是没有远大...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tyle>");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how-app2.apple{display: block !important;}</style>"); }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复数重生最新章节!

有远大目标,小富即安。

三是因为90年代初期钱能买的东西其实不多,楼都是老楼,一般做生意的都有,够住就行,没几个人想着多买两套。

当时在山站市两三万就能买一套不错的房子,再想想以后还能动迁...

如果真有心买,很多人都能成为地主,可惜没有如果。

当时你若告诉别人,未来一套房子能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仅凭房屋租金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人,你会发现别人看你的眼神就像在看神经病,白日做梦呢这是?

说完房咱们在聊聊车,汽车当时便宜点的十几万,稍微好一点的三十几万,豪车上百万。

买完车还得买汽油,保养,犯毛病还得修,到处都是费用。

想想当时的房价,再看看市场里3元一斤的猪肉,一元一斤的鸡蛋,马路边一毛钱一斤的西瓜,一毛一斤的大白菜,战斗力过硬的大妈还能讲价!

这么一看,买车是不是有点不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

除了贵之外,当时买车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就是借车。

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无照驾驶在这些老板眼里那都不是事,如果谁买了车,那铁定是被大伙借去开上一圈又一圈的,买了车自己还没开两下就得被亲戚朋友开成二手车,这个真一点不夸张。

刮了碰了还得去修车,谁家结婚办事情也会找你出车,早买车是非多。

在那个年代里,你有车不借,人缘就臭,那么多钱买个麻烦还不如打出租车。

想想也是,父亲开鞋厂后,父母双方的一些亲戚也开起了鞋厂,有不明白的就来找父亲问,还有一些父亲的朋友也有这个想法,但鞋厂真不是谁都能开的,大多没干多久就倒闭了,有些亲戚朋友留下的烂摊子还得陆野父亲收拾。

后来想想,帮忙支摊的是陆野父亲,收拾烂摊子还是陆野父亲,出钱出力最后落埋怨的还是陆野父亲,真没什么意思。

不过这也不是陆野家的个别现象,当时家家户户的亲戚圈子多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毕竟都是亲子妹,多少钱都买不来一个亲弟弟,这种环境下哪家没个不省心的?

像陆野这种八零后独生子女是理解不了这种现象的。

说到90年代初的“富人”心态,陆野有一个经典案例。

陆野的父亲有个朋友姓陈,关系走的不是很近的那种,也是开鞋厂的。

陈叔叔有次把鞋的成本算错了,算多了,所以鞋子的定价就定高了,可结果却是那款鞋子卖爆了,那一次这个陈叔叔至少赚了上百万,百万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了,陈叔叔觉得自己赚够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于是把鞋厂关了,准备老老实实提前养老,过点无忧无虑的日子,看到这的读者您还真别笑,那时的物价水平,一百万不乱花的话花一辈子还真没什么问题,九十年代初很多人的月工资只有一百多元,月薪四百元在当时算高薪了,想想一百万是个什么概念吧。

虽然陈叔叔没买车,也没乱花,但最后是个什么结果不需要我说大家都能想到。

这就是那个年代人的短视吧...

那个年代的生意人很多都不会思考效率问题,大部分人多是满足于现状,订单接够了就不接新单了,很少有人考虑扩大生产规模,建立新模式这种后世的先进思想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陆野不知道那个年代是到处都这样,还是部分地区如此。

总之是环境创造现象,先行者大多落魄离场,后来者吸取经验教训,后世的上层人士多源自后者。

不过这些都与现在的陆野无关,收回渐渐飘远的思绪,电视里的新闻已经演完。

就在陆野准备回屋找点事做的时候,奶奶来到了陆野的身边。

“孙子啊,奶奶和你说,买卖钱,纸糊的船,庄稼钱,万万年!”终于开始了吗?上辈子熟悉的碎碎念。

“做生意赚了钱,别乱花,多买房子多买地...”

“好,奶奶,我多劝劝我爸。”这是陆野现在的回答,上辈子陆野可不会这么哄着奶奶。

上辈子的陆野虽然没有顶嘴说奶奶说的不对,但也表示自己管不了。

上辈子奶奶在这片挨家挨户打听有没有谁要卖房子。

如果听说有人要卖,奶奶就会挨个劝说自己的子女买房子,爷爷奶奶一共有四个孩子,陆野的父亲是老二,老大和老三都是男的,只有一个老小是女的。

也就是说陆野有一个大爷,一个老叔和一个老姑。

在当时,老陆家哥仨买个房子还真没什么压力,但可惜谁也不想买,都没拿房子当回事。

有次有个卖房的就在隔壁楼,要价三万二,奶奶是真相中了,可结果四个孩子一致表示,“买那玩意干啥?”

后来房子被别人买走了,奶奶没事想起来就念叨这事。

长大后的陆野才明白,不要看当时这哥三个赚钱不少,可真要说看得通透的只有奶奶一人,陆野的爷爷也不管这些事,爷爷属于有些清高的类型。

听奶奶说,年轻时奶奶到火车站卖烟,因为有爷爷的关系,所以能进到货,刚去卖两天,就被爷爷发现了,当时奶奶挨了爷爷一顿骂,爷爷说奶奶这是投机倒把,后来奶奶也就再没卖过东西了,日子再穷的时候都没再卖过。

这也是陆野小时候奶奶时常念叨的一件事。

哄好了奶奶,陆野决定先去外面躲一躲,奶奶太热情,陆野吃不消。

到楼角小卖铺,看会小卖铺前老大爷下象棋,这是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夜晚,明天就要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