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凶阵棘手(1/2)

.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tyle>");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how-app2.apple{display: block !important;}</style>"); }

最快更新聊斋之家有妖妻最新章节!

至此,岭南西路的叛乱总算完全平定。整个交州之战,从王丰抵达到如今彻底结束,总共耗时近三月之久,

王丰又花了十几天的时间安排了交州的防务,接见了交州的士绅和土人头领,安抚了民心。交州刺史和各路观察使因见朝廷已经覆灭,王丰又军力强盛,能保境安民,因此也息了与王丰掣肘为难的心思,再加上他们手中无兵,想要为难也没有那份力量,因此只能表示顺服。

王丰自然也不为己甚,欣然接纳了众官吏,仍旧留任原职,并未进行打压。稳定了交州局面之后,王丰这才准备收兵返回扬州。常丰林依旧镇守交州,准许其招募兵马,使水师和步军各恢复至一万。改任宗元兴为岭南西路总兵,除去其麾下八千兵马之外,另准其招募七千兵马,据住灵渠,随时准备北进。再准徐豹招募兵马一万,使其麾下兵马达到三万人,据住梅关,也随时准备北上荆州。

随后王丰督率海公子、红烟等各路兵马,拔锚起航,经过近十日的海上行军,终于返回了扬州。

此时,中原的消息再次传来,陈八斤登基称帝以后,力排众议,决定先取幽州,解除后背的威胁。然后再取青州,解除侧翼的威胁,最后拿下取徐州,避开水网密布的江淮地区,先在平旷地带与王丰决战,然后再以得胜之师南下,扫平天下。

应该说陈八斤的这个战略还是不错的。九山王的兵马虽然在淮河沿线大败一场,损兵极多,但其毕竟坐拥中原,地方广大,人口众多,很快便将兵力补充起来了。

新兵和老兵混编,驻守关中、河南、泰山等地,主力十万人则兵分两路,往幽州进发。

幽州的薛禄手中仅有四万人,其中两万骑兵,两万步军。但这四万人还要防守北方长城防线,防备草原人偷袭。以前草原人和靺鞨人相斗,长城方向压力不大,薛禄还能抽调出三万人来策应南边的王丰。但如今草原人已经击败了靺鞨人,靺鞨王战死,靺鞨诸部内乱,渐渐分成了三部较大的势力,内斗之下,无力对外,草原顿时再次安稳了下来。

而真珠可汗虽然在连番大战之中损失惨重,但纠集起数万骑兵还是没有问题的。因此薛禄必须留下更多的兵马防备草原,真正能用来抵御陈八斤的,便只有两万骑步军了。

两万人要对阵十万人,胜算可谓十分渺茫。因此薛禄第一时间便向王丰求援。

王丰自然不能放任幽州被陈八斤夺去,当即便决定增援。为抢时间,王丰命海公子督率一万水师,护送徐州军中的赵石、夏山虎两部兵马一万人前往幽州增援。

随后王丰才召集众将,商议出兵之事。

就听潘刺史道:“海路遥远,大军增援,颇为不便,且也并非长久之计。我认为在从海路调派援兵增援幽州的同时,也要从徐州、扬州大举出兵,牵制陈八斤。若能逼得陈八斤收兵南下,那便再好也没有了。”

王丰点了点头,道:“此言甚是。潘老将军可有出兵之策。”

潘刺史道:“如今我军在淮北之地有近五万兵马,淮南有三万驻军,洪泽湖大营有一万五千人,徐州的彭城、邳州一带有六万人。这十余万大军皆是能战之军,只需全线调动,做出出击之势,我想陈八斤必定不敢小视,必会收回进击幽州之兵,转而南下防守。问题是大总管的想法是什么,是只想佯攻,逼陈八斤收兵,还是想趁机真的发动攻击,北伐中原?”

王丰闻言,沉默了片刻,道:“这两者之间有区别吗?十余万大军调动,就算是佯攻,我也随时可以将之转为真的进攻。毕竟我军的军械粮草并不缺乏,随时都能支撑得起大战。”

潘刺史摇头道:“不然!若只是佯攻,大军自然可以随意调动,并无问题。但若是真的北伐中原,那就不容轻忽了。自古以来,出师必须有名,北伐中原,平定天下,乃是正统之争,必要在明主的大旗指引之下,众军以王师自居,才能众志成城,无往不胜。我军北伐,总不能还用江淮大总管的旗号吧?倘若真要北伐,老朽便斗胆,请大总管早正王位。”

王丰闻言,忍不住笑了一下,叹道:“潘老将军,你这是在逼我啊!你是知道我道心坚定,并无称孤道寡之野心的。如今却还是以言语相激,是想趁机为你心中的明主争取名分吧!也罢,如今我军强盛,与陈八斤已是双雄相争的格局。未来安定天下的,必是我军无疑。为免主君之位悬而未决,造成众将士疑虑,影响军民士气,是该着手选出明主了。”

潘刺史紧盯着王丰道:“大总管意欲让谁做主君?”

王丰笑道:“如此大事,岂能由我一言而决?我军现在坐拥数十万众,徐州、扬州、交州,乃至幽州都在掌控之中。若是稍有欠妥,便有可能酿成大祸。故此我认为,主君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让众将全部参与进来,积极献言,坦诉心声,如此一来,选出的主君方能服众。”

潘刺史闻言,沉吟了片刻,道:“大总管不愿意指定,又要众将全部参与,究竟想要怎么做?”

王丰道:“很简单,由众将推举。推举主君事关重大,原该让各府县广泛参与。但如今毕竟事急从权。便只让各道观察使、总兵、按察使以上,以及军中领兵过万的大将来推举吧。”说着,王丰转头问于乘龙道:“官职在此范围内的有多少?”

于乘龙默算了片刻,道:“若只算扬州、徐州,有五十二人,若再加上交州、幽州,则有七十六人。”

王丰点了点头,道:“我们推选出来的是共主,自然不能将交州、幽州排除在外。便由这七十六人先推荐人选,有三人以上推荐,则正式成为候选。然后咱们再从候选名单之中择选明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