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太子驾到(1/2)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最快更新铁骑之宿命的对决最新章节!

秋天的柳林铺是美丽醉人的,除了景色如画之外,最美的就是人们忙碌着收获的情景。用李乘风的话来讲,这丰收的景象才是这世间最美画卷。他的话柳林铺的人都从心里认可。忙碌了一年,今年又是个大丰收,不用等到地里的庄稼全部收完,有经验的人就可以估计出来,今年肯定是粮食满仓、五谷丰登,这才是国泰民安的太平景象啊。百姓们常说:家中有粮不慌不忙,名下有田天天过年。大燕的百姓们对土地的热爱近乎痴迷,就是那些经商的富户挣钱后第一件事就是买田,如果挣的多就买更多的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告诉大家种田,种自己的田才是根本,才会踏实。李乘风名下的一百亩良田以极低的地租租给了村民们。按照李乘风的想法连地租都不收了,可是村民们不干,声称不收地租也行,收了粮食全都给先生送来,我们白干都愿意。无奈之下李乘风按照一般地租减半收取,村民们这才同意。争着把这一百亩地租完,柳林铺各家几乎都租了些,三个弟子家是最多的。这一百亩地看似不少,分到各家就不算多了,因此连种带收一点都不用李乘风操心。李乘风又是一番感叹,觉得落户柳林铺的这段时间是他近年来最安逸的时光。有地有房吃喝不愁,就连身上的衣衫鞋袜都是弟子们家中给做好了送来的。弟子们勤奋好学,对待自己像亲人一样,乡亲们和善纯朴,多年漂泊的那颗孤寂的心终于有了一块可以安静休憩的地方。李乘风觉得自己再也离不开这里了。柳林铺的乡亲们也很喜欢这位老先生,他们大多数不知道这位李老先生的真实身份。老先生学问好人也和善,虽说比村里所有人家都有钱,但是人家一点架子都没有,就算你在老先生家门口晾晒新采来的蘑菇什么的,老先生也不生气,还会蹲在那笑眯眯的跟你聊天。老先生喜欢孩子,见了孩子就高兴,就给好吃的,所以全村的小孩子们都喜欢去老先生家玩,老先生不仅给好吃的,没事的时候还会教孩子们认几个字,这让孩子的父母们很是高兴。读书识字呀,自己小的时候想都不敢想啊,于是大家越发的尊敬老先生了,这种尊敬不是表面上的,是发自内心的,是亲人之间对长辈的那种尊敬。时间长了大家见了老先生都会停下来问声好,聊会儿天,顺手把采来的野菜,自家地里的蔬菜瓜果、新打的野味,刚采的山珍送给老先生尝尝鲜,都说先生教书辛苦得补补,慢慢的不知道从谁开始大家都管李乘风叫李叔,因为在柳林铺李乘风的年纪是最大的,后来发展到各家有啥喜事比如生孩子啦、娶媳妇嫁闺女啦等等都会过来请李乘风吃酒,不用带啥拿啥只要李乘风往那一坐,主家就高兴客人们也高兴,都把他当成自家长辈对待。从此小孩子们也开始叫李乘风爷爷了。李乘风喜欢这样的日子这样的乡邻,在教导三个弟子之余,就会带着一帮孩子前呼后拥的到流花河边钓鱼、煮茶日子过得快活似神仙,原来有些清冷的性子,也改变了好多,人也好像变得年轻了。

李乘风家的大门白天永远是开着的。不仅是他家,柳林铺全村都是这样的。全村都不是外人用不着防着,以前有路过的贼看到这里每家都敞着大门,街里也瞅不见个人,于是起了歹心翻墙进入一家翻箱倒柜偷了不少好东西,等到转身要跑的时候,却吓得魂分天外,只见满院站的男男女女,一个两个看着他很是好奇兴奋。那贼也是有见识的,知道虽然是满院子人,但站在前面的都是身强力壮的汉子,站的位置也很讲究,封死了所有的退路,连房顶上都趴着俩位,拿着猎弓指着自己。那贼身上带着短刀的,可是他不敢动手,一是人多,二是从那些汉子手里拿各种农具的姿势就可以看出,这帮人都是军伍里混过的,还都是见过血的主。你看那位好汉,居然拎着轧草的大铡刀,眼神不住的瞄着那贼的脖子。那贼觉得自己的脖子蹭蹭地往外冒凉气,腿不住地打哆嗦。那些外围的大姑娘小媳妇不住的指指点点一点也不害怕,这都是些啥人啊?那贼认栽了。后来那贼问过县大牢里的牢头才知道感情那些人都是上过战场的,那贼心说自己栽得不冤,据说后来那贼从军了在军伍上干得不错,算是浪子回头。从此以后大小贼人们都绕着柳林铺走,贼偷们还传出一句话:宁偷县尊家一棵树,不动柳林一块擦脚布。这件事孙山讲给李乘风听后,把老李乐得前仰后合,连声赞好。

这一日,李乘风领着三位弟子还有一帮小闺女小小子,好似一只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雏,嘁嘁喳喳热热闹闹的前往流花河畔的香草亭,一路上问好声、请安声接连不断,老李和乡亲们寒暄着,那感觉颇有现代领导下乡视察的味道,一路耀武扬威的让老李很是得意,活了这么大岁数,现在才是最有滋味的。香草亭是为了不让老李钓鱼的时候被日头晒了、被雨淋了,燕家、庄家、秦家三家一起砍树伐木自己动手给老李做的木制六角亭,这是老李专属,村里其他大人都是站在亭子外面跟老李说话,这种尊重体现在方方面面。至于为何叫香草亭那是因为亭子顶上铺的是雁山里特产的香茅草,味道清香,可以驱赶蚊虫,老李甚是喜欢才取名香草亭。村里人都尊重老李,三家更甚。虽说老李是自己孩子的师傅,但论年纪那绝对是长辈,三家的媳妇们平时给老李洗衣做饭,缝缝补补都是从不避讳的,真的就是把老李当自家长辈对待。老李对此更加满意,更加细心的教导弟子们。

其实这三家虽然算是富户,但是也不算很有钱的,虽说逢年过节都少不了厚礼,也不过是些土产,老李也没提过要什么,反倒是自己掏钱给弟子们买马买打造合手的兵器。所谓穷文福武,想要武功大成,那得靠钱堆。老李要求又高,三个弟子都要求练习骑射,马少不了,弓箭少不了。三个弟子各有所长,有针对性的打造兵器又得不少钱。一匹合格的战马最少一千两银子,那最好的河套战马起码五千两以上。大燕每年从北戎得到两万匹河套战马优先装备骑兵部队。就像大燕限制和北戎的盐铁交易一样,河套马在北戎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岂会那么容易送给敌人,因此北戎送来的战马都是阉割过的,也就是马太监,这样一来大燕就没法自己培育好马。所...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铁骑之宿命的对决最新章节!

马。所以,河套战马在大燕是很珍贵的,最顶级的万金难求。老李还没阔气到给三个弟子装备河套马的程度,买了三匹普通战马花了三千两银子,三千两是什么概念呢,可以买三百亩最好的水田或是旱田,次一等的田地可以买五百亩。大燕普通人家一年的花费也不过几十辆银子,三千两,大多数人家一辈子也挣不了这么多啊。再说战马不是百姓说买就能买的,那是国家管制的。还有兵器弓箭,大燕不禁止民间拥有兵器,国策本就是藏兵于民,但是军中制式强弓劲弩是绝对不准许拥有的,违禁者流放三千里。三千里,反正都是些兔子不拉屎的苦地方。大燕的猎户们都是用自制的猎弓,威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这些对别人是难题对老李就跟过门槛一样轻松。给山塬县令写了一封信,搞定。这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待遇呀。再说燕翔哥仨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加上哥仨练功勤奋,饭量自然大增,老李心疼弟子们,每日的饭菜很丰盛,肉是绝对不能少的,这样算下来这费用实在是太高了。如果让三家自己负担,那肯定是相当相当费劲的,所以老李都自己都掏了,没让三家为难。这样一来这三家更是感激老李,隔三差五就送来粮食蔬菜,猪羊鸡鸭,还有自己打的野味。老李家里里外外的家务事三家全包了,就让老李安心教导弟子和村里的孩子。

到了流花河香草亭,燕翔给老李放好椅子在铺上狼皮垫子,人上了年纪怕着凉,于是燕翔趁着秋日野兽们膘肥皮亮,进山射了几只狼,让娘亲给老师做了褥子、垫子、护膝防止老师中风受凉。秦霜把带来的小火炉搬到亭子里,拿来一袋子晾得很干的松塔当柴火点燃了小火炉。秦月拿出全套的茶具和铜壶开始烧水煮茶,庄小河放好鱼篓给老师的钓竿上好鱼饵,交给老师,老李接过鱼竿潇洒的一会,钓丝划出一条弧线落入水中,之后老李坐在椅子上把钓竿插在椅子边的洞里,那是庄小河特意给老师挖的。燕翔把毯子盖在老师腿上,三人后退一起向老师施礼。老李一挥手:“开始吧。”“喏”燕翔三人齐声答复,转身上马奔向柳林深处,那里是一片开阔的场地,是燕翔哥仨练习骑射武艺的专属场地。每天哥仨在这里要耗费大半时间。

燕翔哥仨走了之后,亭子里的其他孩子才敢说笑。老李为人和善,但是教导弟子一丝不苟,该有的礼数一丝都不能差,孩子们都知道这一点,不用提醒自觉遵守,大燕农家的孩子们懂事的让人心疼。孩子们纷纷拿出小沙盘,撒上薄薄的细纱,用削好的木笔开始写写画画。大燕的纸也不便宜,像这样的山村学童,都是在沙盘上开始练字的,为的是尽量节约纸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