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2章 征服之路(1/2)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最快更新大明由我而校最新章节!

到了天启十一年的七月,皇帝收到苏州知府传来的消息,说是苏州工人造反,要攻陷衙门,现已经被镇压下去。

事情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内阁首辅却又交上来一封苏州主簿夏允彝的上疏。这篇上疏讲述了与官府对抗者是苏州的踹匠,以及为何大打出手。

苏州的踹匠,是碾布作坊手工工人,多是来自南直隶各州县的失业农民,人数众多,天启十年达到两万余人。他们工价低廉,还受作坊包头的盘剥和压迫,并受官府的严密控制。他们入坊要有保人,被官府编入保甲,白天做工,夜间被关闭在作坊,驻防兵丁昼夜不停地在附近巡察。

踹匠若投河、上吊、自刎,由保人及亲属领回尸体,不得告官。踹匠不堪坊主与官府的压迫,又无家口拖累,不断进行反抗。踹匠反抗的办法就是盗窃坊主家的财物,拿出去私自贩卖。再后来就是举行因为米价上涨,全体踹匠举行大罢工。最终他们和官府大打出手,被指为造反。

朱由校看完之后,就大概相信了夏允彝的奏章。这无非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皇帝决定派出专员去调查,最后再惩罚当地的官员和商人,跟踹匠们讨论一个更合理的价格出来。

夏允彝是个举人,不能从知县干起,他只能从主簿开始自己的仕途。皇帝要视情况给他升官,这说不定又是一个类似于海瑞的人物。

皇帝处理完这些事项,又调转目光,专注于朝鲜事务。

中国属于农耕文明,加之自然环境相对封闭,文明性格偏向于保守内敛。历代中原王朝衣食无忧,缺乏向外扩张的源动力。所以当他们决心突破地理界限去夺取领土时,首要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通商或是获取资源,而是为了满足一个简单目的:保证中原的安全。

所以历代中原王朝的战略原则是:凡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土地,要尽量抓到手里;于国防安全无关痛痒的土地,就并不太在意。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长城情结,也是受交通、信息传播的不通畅,帝国无法有效控制更广阔的国土面积,就自己给自己划了一条国界线。

当初汉朝不惜靡费钜亿凿空西域,占领河西走廊,最强烈的动机,乃是为了从侧翼钳制匈奴,削弱对中原北部的威胁,维护丝绸之路是顺便做的事。

终北宋之世,对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始终耿耿于怀,成为赵匡胤以后所有皇帝的心结。可同样是这批人,却对安南的丧失显得漠不关心。理由也很简单,燕云关系到中原兴衰,安南却是可有可无。

更典型的例子,是台湾岛,虽然与大陆只相隔一个海峡,可古代中国没有来自海洋的威胁,也就没有战略上的急迫需求——因此台湾要一直到明末清初才被中原王朝懒洋洋地收入版图。即便收下来了,还是有大臣屡次上书让台湾军民内迁,觉得这块蛮荒之地无甚价值。一直到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海洋的藩篱,台湾对中国的战略价值才真正突显出来。

朝鲜半岛是一条西接辽东、东入黄海的狭长半岛,是深入太平洋的一座大陆桥。中原文明的传统战略是以防御为主,它不想借道朝鲜去进攻海洋文明,也不担心有海上的敌人通过朝鲜进入大陆。在工业革命以前,没有一个海洋文明有足够的资源和技术能力,能威胁到中原王朝的生存。

所以在中原王朝的战略框架中,朝鲜半岛的地位十分尴尬:占了吧,没多大意义;不管吧,又不太好。就像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用。

另一方面,中原王朝的国力虽然远远超过朝鲜,但辽东的气候太过寒冷,前线的屯田一直没搞起来,人口没有得到足够的增长。中原人势力一直都没超过渔猎的女真人和放牧的蒙古人的势力总和。

早期半岛与中原关系史中的政权更迭与领土纷争,与这种尴尬、混乱的战略环境不无关系。一边是“怎么打都打不服”,一边是“怎么打都打不过”,两边都没想明白该拿对方怎么办,陷入打打停停的怪圈。

经过了数百年的磨合、反复与拉锯,一直到了唐王朝,中原与朝鲜半岛才算找准了两者关系的定位。大唐承认朝鲜半岛的独立治权,而新罗王国则称臣事大——所谓的“事大字小”。

这是一个还算不错的解决方案,从此以后,中原王朝与...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