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内学(2/2)

...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神机道士在大唐最新章节!

郭弘看出这三人关系很好,于是双手环抱,依靠在不远处的树上旁观。

杨复恭走到他身旁,笑了笑说道:“小兄弟,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你?”

郭弘冲他点点头,说道:“我今日刚进宫。”

杨复恭哈哈一笑:“下边没事了?”

郭弘一愣,随即看到他的目光,便明白过来,不禁失笑:“没事了!”

“那就好,我们进来的时候都要疼很多天,熬过去就好了。宫内七品以上才能让子弟入学,你可以让郭敬述他父亲走走门路,拜在哪个高品门下,就可以上学了。”

这是指点他认个义父的意思。

郭弘觉得他的口音有点怪,就问道:“你是哪里人?”

“我是福建来的。”

“那你有没有听说福建外海有个蓬莱派?”

“我本家姓林,叔叔就是东海蓬莱弟子。”

“那说来就不是外人,我和你们蓬莱派的钟离前辈很熟,经常一起喝酒……”

郭弘二人与杨复恭他们分别,在掖庭宫找到了郭延庆。

这位老宦官五十多岁年纪,也继承了郭家人方面大耳的样貌,只是声音有些尖细。

他带着郭弘和郭敬述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相互见礼。

三人围坐一起,郭延庆说道:“东内大明宫是圣人常住的宫室,盘查要比西内这边严格得多,我虽然掌管钥匙,但看守却是阖门使的人,不容易混进去啊。”

郭弘问道:“三叔说怀疑东西在太后年轻时住过的结绮(qi)楼,那边情况怎么样?”

“如今是当今郑太后住着,她是信佛的,长年喜静不喜动。”

郭弘点点头:“还是要先混入大明宫才好行事。”

宫墙很高又有守卫,翻墙不现实,不过进去就好办了。

郭延庆说道:“柳婕妤要为李汭选侍从,我今日托了掖庭局令,准备让五郎去委屈几日,她住在大明宫。柳婕妤那边还要到后天,这两日五郎先住这里,如果觉得闷就跟敬述去内学,便说是我的子弟,可以旁听一下。”

第二天,郭弘呆着无聊,就跟着郭敬述去内学旁听。

这当然也是郭敬述极力鼓动的结果。

他们来到掖庭宫正中,这里是掖庭局衙门,旁边就是内学。

郭敬述一边走一边讲着内学的来历:“内学是从北齐开始设立,我朝开国以后,中书省设内文学馆,以儒者一人为学士,掌管教授宫人学问。如意元年(692年),内文学馆改名习艺馆,设内教博士十八人,分授各科,包括经、史、庄老、书法、棋艺等。开元末,废习艺馆,只设宫教博士二人,用宦官任职,隶属内侍省掖庭局。”

“这都是听老师讲的?”

郭敬述嘿嘿笑着点头。

他们来到内学,这里是一处院落,有几间房舍。

“那边是宫女学习的地方,我们不能过去。”

郭敬述领着郭弘沿着走廊,来到顶头的一间房,里面已经有几个人,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

王彦真还没来,杨复恭却已经到了。

“上次忘了跟你说,杨五郎(杨复恭)就是杨玄价之子,祖父是飞龙使杨钦义。”

“那个王彦真是什么来头?”

“他是宣徽南院使王茂玄的长子,曾祖王朝英是追随德宗的奉天元从!子孙可以免税,还能减罪!”

宣徽使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优于北院,掌管内诸司使及三班内侍名籍,相当于宫内的人事部长,地位在高品宦官中可以排入前十。

郭弘好奇地问道:“奉天元从是什么来头?”

这时杨复恭看到他们,就走出屋子,正好听到,于是顺口解说道:“六十多年前的德宗朝发生了泾源兵乱,皇帝逃到奉天(陕西省乾县),当时随同护驾的就是奉天元从。”

这时王彦真也刚到,听了这话,就接着说:“德宗在奉天被围了一个月,逆贼朱泚自立为皇帝,僭号大秦,年号应天,大唐社稷险些倾覆!若不是李忠武,只怕已经江山变色了!”

杨复恭见郭弘有些懵懂,便说道:“李忠武就是李晟,他是李愬的父亲,德宗朝的名将,平定了朱泚之乱,谥号跟郭子仪一样,都是忠武。”

“那时候郭汾阳不在?”郭弘问道。

“兵乱发生在建中四年(783年),郭子仪已经死了两年。”王彦真话语间对汾阳王没有什么敬意。

“听说当时李季兰被招入宫中,朱泚逼她作诗,后来德宗回来,为了这件事下令将她乱棍杖毙。”郭敬述开始说起听到的八卦。

“夫子说可怜一代女中诗豪,竟然晚节不保。”几个少年你一言我一语。

“李季兰是谁?”郭弘问道。

“就是李冶!”

“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