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老臣献计(2/2)
郭汜却不肯听,反而辱骂其妻,妇人之见,愚昧无知。郭汜之妻一听,妒心大起,想其丈夫必是被那贱人迷得神魂颠倒,不知谁才是正妻。
次日,郭汜饮得大醉归来,感觉腹中稍饿,便唤人去煮饭食。郭汜之妻,听得忽然生了一计,竟在饭食中置毒。郭汜食了饭食后,忽敢腹中剧痛,郭汜之妻早在守候在旁,连忙帮其将饭食吐出,郭汜一吐方定,才觉痛感全无。
“夫君,这定是李...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寒士谋最新章节!
定是李催有意害你,又怕你死在司马府中遭人怀疑,所以在酒中下了慢毒,如此一来,你归家毒性才发,便是无人会怀疑到他的头上!”
郭汜原本就醉,不经分析就信了一半,后来又想起樊稠不正是死在李催所摆的宴席中么。当即郭汜吓得酒意醒了大半,双目瞪得眼角几乎崩裂,大怒咆哮道。
“好你个李稚然!我与你共图大事,有意共享富贵。哪知你却不能容我,今无端欲谋害我,我不先发,必遭毒手!!”
郭汜犹如一头被惊醒的狮子,狮子醒来第一件事当然就是觅食。郭汜双眼暴出道道幽光,顾不得去做歇息,便赶去校场,去见其麾下心腹,密整本部甲兵,商议在三日后,齐攻李傕麾下的部署。
哪知,郭汜的心腹中,有一将领早被李催收买。郭汜与其心腹将士议定,散席后,那人便立马秘密报知李傕。
李傕听罢,当场震怒,浑身好似冒起了火焰,竭斯底里地大吼道。
“郭阿多安敢如此!若非是我,他怎可能得之今日高位!忘恩负义之徒,我势必杀你!”
虽是如此,但李催又想到,在长安他麾下兵力仅有八万,另外四万兵力皆由据守在弘农的张济所领。而郭汜在麾下的兵力,几乎都在长安,足有八万,兵力与他持平。若是如今贸然就去进攻,只怕会是损耗许多兵力。
李催想罢,便唤来一小将,令其星夜赶往弘农,去密令张济整顿兵马,在三日后赶来长安,一起围攻郭汜。
怎料,李催所唤的小将,恰巧正是郭汜所暗中令其潜伏在李催左右的棋子,那小将接令后不去弘农,而去赶去郭汜府邸,报之郭汜。郭汜听得连连色变,若非他早有安排,只怕三日后定会大祸临头。当下郭汜从小将那取了李催的密信,然后模仿李催的字迹,假书一封,让小将送予张济,其信中的内容是令张济,接信那日起,立即出兵攻打上洛的吕布。
之后,郭汜又秘mi处理了被李催收买的叛徒。此时李催并不知,郭汜使了调虎离山计,将张济调去攻打吕布,还心中得瑟,待三日后等张济兵马一到,前后夹攻,必能取郭汜首级。
让李催没料到的是,在次日深夜,郭汜忽然举兵,聚集本部兵马后,便是杀向李催部属的营地。还好,自从李催得知郭汜有叛乱之意,早派下眼线在郭汜部属城内、城外的营地周边监视。李催的眼线一见郭汜部属的营地,人头涌动,马匹跃动声,兵戈兵甲碰撞声频频响起,就知郭汜提前谋反,立刻来报李催。
李催即刻先赶去城内校场的营地,通知各部将士整兵备战,另外又派数将赶往城外营地通知,待郭汜先头部队杀至,李催在城内的兵马刚整顿一半,先去挡住,开始虽有些仓促、乱势,但随着李催领着飞熊军出战,杀住郭汜来攻的先头部队前军,暂时震住了乱局。
而在城外东西两边的营地,李催、郭汜的部属十多万兵马,纷纷往长安城杀来,一时间长安城宛如化作了地狱修罗场,无论是李催还是郭汜的兵马,乘势掳掠居民。
李催见胜负一时难分,先令其侄李暹引兵围住宫殿,用车二乘,一乘载天子,一乘载伏皇后,又使徐荣、李儒监押车驾,李暹、李儒、徐荣急急领兵,分二万兵士冲往城中宫殿。李暹领兵冲至,宫内侍卫大多是李催部属,当即随李暹杀进宫中。汉献帝和伏皇后在龙床上,被李暹强硬拉倒下床。汉献帝来不及惊呼,就被李暹一刀顶在脖子上,哪敢发出半丁点声响。伏皇后唯恐,李暹伤及汉献帝,只知哭泣,亦是不知所措。后来汉献帝和伏皇后,皆被李暹赶入车中,其余宫人内侍,并皆步走。李暹领兵拥出后宰门,正遇郭汜兵到,乱箭齐发,射死宫人不知其数。未央宫四处皆是飞血碎肉,场面极为凄惨。到处都是李催、郭汜兵马的厮杀声,和宫人的惨叫声。
而李傕又派人将城内公卿重臣,皆是劫走后,随后引飞熊军往未央宫掩杀,郭汜一时抵挡不住,暂时退出宫中,李暹护着车驾冒险出城,赶往城外东边李傕营中。李催见汉献帝已是出城,便开始令各部人马慢慢退去。之后郭汜领兵入官,尽抢掳宫嫔采女,后命人寻找汉献帝和伏皇后的身影无果,才知李催取得了二人,顿时甩刀大怒,竟令部署放火烧宫殿,以来泄恨。
大火张天,黑夜中的长安城被火光照亮,滚滚的火光,显得在长安街道边,无数被李催、郭汜兵马掳掠过的百姓惨象,尤为鲜明。
这一夜,长安城是在一阵阵火烧声、厮杀声、惨叫声、哭泣声下漫长地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