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电话之父(1/2)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最快更新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除了机械馆和运输馆,电气馆同样很抢风头。特斯拉和邹周等也赶到了会场。

特斯拉高兴道:“老板,你有没有看股市,现在好得不得了,市值已经超过了摩根先生估计的2000万美元!”

李谕笑道:“如果这段时间无线电在圣路易斯可以继续发挥出作用,市值再翻一番都有可能。”

特斯拉太激动了:“那么说,我的股票还要继续大赚?天哪,要是我那位投资、炒股失败了几十年的老朋友马克·吐温看见,估计要气得胡子乱飞!”

此时纽约的马克·吐温一定会打好几个喷嚏。

李谕看到特斯拉的心情还算不错,内心也比较开心。

如果没有李谕,历史上特斯拉会在今年彻底陷入经济困局。

李谕说:“那就看接下来的表现了。”

由于纽约布朗克斯区的无线电新工厂已经建设得差不多,所以这段时间招来了不少新人。

招人的过程很顺利,因为李谕一来手里握有核心专利,二来又开出了高额条件,人才简直趋之若鹜。

特斯拉很快带着人搭建好了无线电台,并且树立起了高高的天线。

电气馆请来了爱迪生负责总体检查,他此时正在与马可尼一起向众人演示电报发射。

马可尼对上次失去美国海军的订单极为懊悔,因为损失的不仅仅是几十万美元,还是一大半的海运无线电市场,痛心疾首!不过他一直认为是因为自己错误的商务报价策略导致,对自己的产品还是很有信心的。

“今天来此参观者,可以免费为其发一封电报,收信地址可以是春田市、芝加哥。”马可尼大声说道。

参观者果然很感兴趣:“免费发电报?”

马可尼说:“没错,免费!”

参观者说:“就像收发信件那样吗?”

马可尼说:“是的,先生,但电报要快得多!”

参观者说:“春田市距离圣路易斯有80多英里(120公里),芝加哥则要250英里(40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可以瞬间到达?”

春田市就是尹利诺尹州的首府斯普林菲尔德,是Springfield音译,直译就成了春田。这个名字在美国城市中很常见,还有一个更出名的春田兵工厂以及春田步枪。

马可尼自信道:“没有问题!”

参观者说:“听起来不错,可惜我的家人在亚特兰大城,也可以发到吗?”

“哦,亚特兰大……”马可尼是意大利人,在脑海中仔细想了想美国地图,然后说,“在左治亚州吗,有多远?”

参观者说:“500英里(800公里)左右。”

马可尼说:“实在抱歉,我们无法做到。”

参观者有些不满道:“为什么?亚特兰大已经衰落到这种程度了吗?”

马可尼连忙说:“并不是那样,只是因为距离太远,我们尚且没有在中途设立中转基站,而且南方对新技术的推广实在有些困难。”

参观者问道:“那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做到?”

马可尼摊了摊手:“还是要说声抱歉,我也不知道。”

参观者想继续问时,突然旁边传来了李谕的声音:

“免费收发电报,范围为全美境内。”

看地图的话,圣路易斯的位置接近于美国的地理中心。

李谕敢这么说,还有个原因就是这座高高的无线电塔。

参观者听到后,果然都聚集到了李谕的展位前。

“可以发到亚特兰大?”那名参观者问道。

李谕说:“当然可以,就算是纽约、旧金山都没有问题。”

“我可以试一下吗?”

“还有我,我想测试一下联系纽约,常年在外,太需要这样的设备了。”

“是啊,这么远的距离,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大家都排队,不要挤,一个个来!”

电话肯定是需要电话线的,这时候又没有大哥大。

所以大家看战争片,还是拿神作《亮剑》说,里面李云龙可以和旅长经常打电话,但是唯独没有无线电台。

不仅李云龙,“晋西北铁三角”的丁伟、孔捷同样有这样的困难,他们都说过:“要是自己有一部无线电台,肯定会请示上级。”“要是靠请示打仗,哪道菜都甭想吃上。”

总部的无线电台则只可以联系到师旅一级。

马可尼看到此情此景实在无可奈何,自己明明有先发优势,但因为傲慢丧失了美国的大市场。

其实不仅马可尼,此时大部分人还是觉得美国比不上欧洲,美国老用用欧洲人剩下的东西足够了。

特斯拉和邹周忙着给他们发送电报。

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安伦斯也对李谕无线电台强大的通信能力非常感兴趣,“院士先生,现在日俄之间的战争已经引发了全欧洲与全美洲的关注,我们非常希望使用您的无线电技术进行报道。”

李谕说:“贵方自行购买便是。”

记者问道:“我还有一些疑问,正好您是从清国过来,现在想要找一位您这样的人不容易,总归对局势有所了解。”

李谕说:“如果是关于军政大事,我想你问日俄两国的大使馆更好。”

记者连忙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从他们那儿也得不到真实有效的信息。所以我们想租一艘专门的船,作为新闻船前往旅顺海域,只是这艘船上的无线电设备必须能够稳定、远距离地传递消息。”

《泰晤士报》真有钱,为了第一手新闻,舍得下血本专门租一艘船。

李谕说:“记者先生的意思是要在青岛或者威海卫建立一个基站?”

记者说:“技术上的事我不懂,但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尽快把消息传递回来。”

李谕说:“可以做到。正好我们的这一批货就有专门用于船舶的大功率无线电设备。”

记者说:“这可太好了!我们是从美国海军那得到的情报,才知道已经有了这么好用的无线电设备。”

历史上《泰晤士报》的确租了一艘香港商船海门号作为新闻船,然后仗着英日同盟,直接挂上英国国旗开到了前线。并且使用无线电把新闻稿先传到威海卫,然后再传回国。

日俄战争期间,《泰晤士报》通过无线电传了上万字的实况报道,因此占得先机。

正好李谕的无线电也能借此再次名声大噪。

李谕刚感慨了电话与电报的问题,就看到几个西装革履的人来到了他的展位。

对方首先自我介绍说:“李谕先生,您好,我来自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