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恐怖的技术进步(2/2)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奋斗在开元盛世最新章节!

,没有一丝古怪。

却说小义在高明的的注视下,笑了足足半刻钟,这才缓缓收敛了笑容,最终恢复了原本微笑,颇有些玩味地看着高明,轻轻开口。

“我说你今天一见面就有点不对,原来是这样……

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那一船火药,到底是哪里来的,我不知道!

而且我还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一点,那一船火药,不是咱们淮南的。”

高明摇头,根本不信。

说实话,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有面对面亲口问小义的这个机会,在将问题问出来之后,他就有点后悔,面前的这位,不仅仅是他高明的小义哥,还是执掌淮南谍报司的“淮南笑面神”,他这一次亲自来长安,如果身负什么秘密使命,即便面对他这个“淮南大少爷”,也不会实言相告的。

因为小义只对谢三郎一个人负责,汜水侯没有同意告诉高明,小义就绝对不会开口,即便高明是谢三郎的开山大弟子,也不行!

果然,小义如今矢口否认。

这个结果,既让高明开心,又让他失望。

开心,小义依旧保持着对谢三郎的忠诚!

失望,小义哥,终究没有跟自己说实话!

高明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绪,开心也好,失望也罢,却不知道为了什么,竟然有点要发怒。

“我不信!

据灞水帮的粱十六说,那一船火药,是跟着漕船一同来到长安城的!

漕船是从哪里来的?船上又有什么?你这个淮南谍报司的老大,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

你现在说这船火药不是来自我淮南,何以取信于人!?”

小义看着高明发怒,却一点也不着急,反而诘问高明。

“漕船……不错,所有来长安城的漕船,都要从我淮南经过……

但是,谁告诉你,经过淮南的漕船,就一定是我淮南的?

江南呢,岭南呢?

难道他们都不是大唐疆域,他们就不需要想朝廷输入税赋?

难道他们向长安运送粮食,漕船就不用通过我淮南地界?

难道江南、岭南的漕船,通过我淮南地界,我们就能上船挨个查看他们运输的是什么?

高明!

你师父,是淮南节度使,不是户部尚书!

有什么资格探查其他地方向长安运送的漕粮!?”

高明听了,顿时一愣,这……说得有道理啊……最起码,据他的了解,江南一地的漕船,也是要通过淮南地界运送到长安城的,如果那一船火药真的是从江南起运的,如果一路上防护严密,还真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淮南地界……

这么说的话,那一船火药,还真有可能不是淮南的?

想到这里,高明有点尴尬,仔细一想,还真有点先入为主了,他一听“火药”这两个字,再一听粱十六说这一船火药是跟着漕船来的,就直接想到了火药可能是淮南提供的……

这也是他关心则乱。

要是往常,或者别的事情,这么明显的逻辑漏洞,断然不会逃过高明的法眼,只不过正好赶上这件事情里面,淮南的嫌疑最大,他生怕是自家师父的安排,这才在第一时间乱了心思……

就在高明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时候,小义又开口了。

“我说这船火药,不是咱们淮南的,并不是因为这一点,最直接的证明,就是粱十六!”

高明愣了,什么情况这是?粱十六!?他怎么证明这一船火药不是来自淮南?难道这位灞水帮的老混子,是谍报司安插在长安的坐探?看着不像啊……

只听得小义说道:

“昨夜大火,那一声巨响,不仅你高御史听见了,我们在城外露宿,自然也听见了。

实话说吧,听了那一声巨响,我比你紧张,马上就派人去探查。

你高御史等到今天朝会结束,御史台又把这个案子交给你,你才去灞水码头去探查……

我们谍报司呢?

比你早了两个时辰,也就是事发之后不足半个时辰,已然搞清楚了来龙去脉……

自然,也见到了粱十六和灞水码头的魏六……”

小义说到这里,突然顿住,转换了一个话题,问高明。

“你多长时间没回淮南了?”

高明一愣,“我刚刚从淮南回到长安,今天也是第二天……”

小义乐呵呵地问道:“到了家之后,除了跟家里人聊聊离愁别绪,就没见见曾经军中的同僚?”

高明越听越迷糊,你是谍报司的老大好不好,我在长安干啥,你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我在扬州干了啥,你能不知道?

“时间紧迫,见过师父之后,拜见了老太爷和二老爷,就住了一宿,就启程回长安了……

小义哥您也知道,这一趟兄弟我是出公差,回程的时候绕道扬州,本来就有假公济私之嫌,怎能在家里面多待?

仔细算来,前前后后,在家待了不到两天的时间,除了见见家里人,又怎么可能有时间会见军中同僚?”

小义闻言哈哈大笑。

“我就知道!”

说着,笑容满面地看着高明,一脸揶揄地说道:

“你小子来长安当官,先是正字,后是校书郎,如今是监察御史,虽然官路亨通,堪称平步青云,但是前前后后四五年的时间,也就前两天回了一趟家而已……

你再用老眼光看咱们淮南,是不是有点不合适了?”

高明听了,猛然一震,他追随谢三郎学习的时候,谢直曾经亲口告诉过他,技术进步这种事,讲究个厚积薄发,只要积累到了,技术进步的速度,绝对能让人瞠目结舌,第一代技术到第二代技术,可能用时十年,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是只要突破了技术积累的瓶颈,有可能第二代技术到第三代技术,用时仅仅一年不到,这种速度,绝对超乎想象。

具体到火药,谢直初至扬州的时候,就成了了火药研究院,迄今为止,足足十八年了,要说技术积累,绝对是够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进步,岂不是水到渠成?

高明顿时大喜,无论他在大唐的任何地方当官,都愿意整个淮南越来越强大。

“小义哥,您是说,咱们淮南的火药……?”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