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现在的想法,也是书中的理念(1/2)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长路且歌最新章节!

我始终认为,人应该有两个世界。

一个是我们苦苦挣扎的现实,一个是我们的思想。

哪一个十七八岁少年的愿望不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是,又有哪一个不是在后来的日子里,慢慢地承认了自己当初不过是自命不凡?我曾一度认为自己不同寻常,觉得自己未来必定大有作为!

在年长者面前,觉得自己是个孩子,他们会照顾自己的。在同龄人面前,觉得自己比他们懂得多,比他们厉害。在小孩子面前,又觉得自己成熟得不得了,卖弄那难得的阅历。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我错了,我没有年长者有实力,比不上同龄人优秀,甚至没有那些孩子们努力。

父母开始为他们的老年做打算,我也必须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可是锒铛二十多载,我好像什么也没混到。读了不多不少的书,上了个不好不坏的学校,到了个不再是青年也不老练的岁数。

身边好多人二十几岁感慨自己不再年轻,我偶尔也会说“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啊”。真的不年轻吗?不,二十多岁正是年轻的时候,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总是搞错了年幼,年青和年轻的区别。

在年幼时,我们盼望着长大,喜欢以大人自居。在青年时,我们渴望成熟,希望融入社会生活。于是,等真正年轻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原来的那些轻声细语都变成了呵斥责问,原来的那些期盼现在都变成了责任,而我们,根本承担不起。于是,我们总觉自己不再年轻,因为这和我们从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但我们逃不掉,也不能逃。儿时总怕读书难,少时总觉为人易。

在我们的躯体已经不再完全属于我们自己时,我们总得给自己寻一个僻静的处所。读书人观人间,万物可取,化为己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