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泉下有知(2/2)
这是千芫百...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神女降世做门童最新章节!
是千芫百思不得解的,毕竟她想不透的问题并不多,这其中因缘恐怕只有在这里才能解开。
摆渡人幽幽开口:
“鬼魂怨气因其冤死而生,死后元神虽化为鬼,但多数鬼魂保留生前喜好。若生前是一文质彬彬者冤死,其虽为恶,手段却多阴损,与那同为恶鬼的市井屠夫就截然不同。所以这冥将四鬼,自然各有不同。”
摆渡人算是解答了阎罗君为何要做十八层地狱的原因,可以简单概括为:他,愿意。
好吧,就算是阎罗君闲着发慌,以折磨小鬼为乐趣,结果不小心发现了新玩法,更意外地因此积德行了大善,这些都可以因为他保留着为人时的恶趣味,那命盘钟又是怎么回事呢?
三生石只是一块石头,再怎么博古通今,在成为命盘钟能启动命盘阵之前,它无法把她人带到过去未来去啊......
“阎罗君为人时是名善人,或者说,是名清官,官场亲信所害,壮志未酬身先死,然而时移世易,他灭门仇恨再也报不得,他自请让吾取了他的记忆,难得的是,忘却前尘,散去执念后,鬼魂竟没有散去。”
摆渡人继续解释着,千芫又是一惊,这下算是明白了,为何后来阎罗君要执着地刨去恶鬼执念,为何阎罗君坚信恶鬼残魂一样都往生机会。原来他就是第一个没有了执念依然存在的鬼魂,不可思议的是,他依旧是强大的鬼王。
命盘钟交给这样的阎罗君,自然是最好不过,但这千斤巨石,又是如何变成命盘钟的呢?
千芫道:“三生石既是玄冥大帝一瞳所化,该如何才能将它变成元身模样呢?”
摆渡人:“冥王脚下焦冥石。”
“焦冥石是......玄冥大帝的身体?焦冥石能让三生石变成瞳石?”
“是。”
“如何能得到焦冥石?”
他有所犹豫,很久之后缓缓道:“焦冥石上覆了一层蚀骨藓,那藓是冥王元身的一部分,专食活物,若有鲜血,便能引诱其退开.....”
千芫立即明白,自告奋勇:“我是活人,但,我是神女,我的血可以吗?”
摆渡人点头。
“可以。但此行危险,蚀骨藓是冥王尸身的一部分,鬼的尸身是修行中最为重要的,蚀骨藓是冥王保护尸身的妖物。”
“若有意外,我不怨他人。多谢先生引渡之恩,走吧!”
二人重新上了小船。
千芫有些无奈,既然鬼的尸身在修行中是最为重要的,那冥王那么憎恨玄冥大帝,却在得到他的尸身后,用保护自己尸身的蚀骨藓覆盖在那块尸化石上。
千芫大概明白了玄冥大帝与冥王的过往,本是父子,却成仇敌。
冥王对玄冥大帝的仇恨以至于让他后来数千年与神界势不两立,同样是大仇未报,阎罗与冥王的差别就那么大,或许还是在于,那个仇人,原本应该可以是更亲近的人吧......
千芫终于有些理解冥王诅咒自己无亲无故的原因了。
虽然想来玄穹神帝造出自己的手段不太光彩,但他从开始到后来,对这个女儿的关爱却是有目共睹,一开始为女儿的生机,就做出有辱神帝之位的事,之后三百年含辛茹苦无微不至,当年千芫还为了司音威胁于他,作为神帝也能容忍......
比较起来,若是当年,玄冥大帝能稍微给予小鬼一丝怜爱,至少在它修炼为鬼后给他一个名,而不是强制镇压九幽,何至于后来的冥王诞生.....
千芫正是思维跳跃着,突然忘川一个大的流瀑,把她晃得够呛,就差趴在船底了,抓得牢牢生怕掉下去。
落下流瀑之后,四周更加幽暗,大片大片煞气汇集,从四方分别凝集成四团黑雾——
黑雾之中,四位冥将现身。
这是千芫第一次直面四位冥将。
阎罗她是见过的,模样比较凶,性子还算温和。
罗刹她也是见过的,模样诡异,在冥界的真身就更诡异了,破败的斗篷之下,白骨附着着一团黑气。
修罗,未见过真身,三眼三面六臂,诡异而阴邪。
夜叉也是从未见过真身的冥将,这夜叉竟就是一个大腹便便非男非女、人身兽首的妖怪。
“那处,便是焦冥石。”
摆渡人抄起浆指着下方一大片绿光幽幽的岩层,那处如同一个断崖,岩层上方飘满了蓝色的鬼火,四周还有阵阵冒着毒气的岩浆。
千芫点头,正趴在船上找怎么下去呢,屁股就被摆渡人一浆给拍了出去——
这一浆还奇怪地给她拍出了一个小小的神光罩。
“这光罩这么薄,要不要再加个一二三四五层啊?”
千芫讨价还价,四位鬼王立刻追来,再不敢啰嗦什么,赶紧嗖的一声跳到了水里,随着流瀑往那处绿光跳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