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逃难 3(2/2)

前总是难以会面,现在相距这么近,又天天没事,趁着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把心里想说的都说一遍。”

方平只是静静地听着,面上无一点表情。玉英打量着他,站起来向志清吩咐道:“志清,你送你爹到周家那边去,你也和他一起去散散心。”

“好!我这就陪爹一起去。爹!走吧,我也想去看看志敏。”志清说罢,扯上方平走了。

通过与周家人半个多月地往来,方平的心情渐渐好了些。熬过这漫长的等待,山下终于又传来了喜讯,中国军队再一次取得了胜利,日本军队又失败了。有了这样大的喜事,大家当然是欢天喜地,把以前不愉快的事通通丢到了脑后。要回家了,方平和志清一同拜谢殷寨主。也因为志清的原因,寨上还派了四架躺椅送方家人。由于战争取得了胜利,大家一路高高兴兴,中午时候就已经站在了方家大院的门前了。

院门还是紧紧关着,没有再次破坏的迹象。志承上前推了几下,门板纹丝不动,玉英向他解释道:“必须要进到里面把那两根抵住门板的木头挪开,在外面没法推开它。”听她这样说,不知情的人还是不解。她也不去理会,回头看了看躺椅上的抬杠,对正在门前徘徊的志承喊道:“志承啦!你把这椅子上的杠子搭到院墙上,沿着它爬上去。上去以后,把杠子搭到那一面,顺着杠子滑到院子里,进到里面去把那两根顶着门板的木头拿掉。只有这样才能将这院门打开。”

“这院墙还没有那桂花树高呢,只要从这边上去了,那边可以直接跳下去。”在志承说话的同时,有两个抬杠子的人也听懂了他们母子的对话,早帮着搭好了竹杠。志承上了墙,很快消失在院墙的那一边。不一会儿,大门开了,志承笑着站在门里迎接外面的人进屋。

玉英进到里面,快速将屋子查看一遍。屋里还是上次料理过的模样,象是没有再来人动过。她安排大家拣拾屋子,自己赶忙给大家做午饭。

刚吃过午饭,大家都还站在前厅,宝财趁机向玉英告辞道:“嫂子啊!我的那个家里也不知弄成了什么样子,我想赶快回去拣点一下。虽说没什么好东西,要是随便少了一样东西也不方便。弄好了家里我就不过来了,直接去城里。城里那店子肯定也乱了,那些烟叶也不知还在不在。”

“这样好,你料理好家中的事情再去城里。不管怎么样,过些天我们送两千斤烟叶过去。还有天赐,你也先回去帮几天忙,现在志承在家,他能帮你教几天孩子。”天赐本来想跟舅妈说要送慧兰回去,没想到舅妈却提前安排了。

“你舅妈对你们的好啊,我这个做娘的都赶不上。” 看着沉浸于幸福中的儿子和儿媳妇,香儿感慨万分。

等李家人走后,志承面对母亲半真半假地责怪道:“妈!我还要到学校去呢,你问都不问一声就这样许他。他要是半月不来,我不就要等他半个月?”

“家里被弄成了这个样子,你就不想帮帮家里啊?那书比家里人还重要吗?”

“您看呢?”志承笑着反问母亲。

“妈!让我和五哥一起到城里去读书吧,我们一同去,一同回。”才十四岁的志达又想着要出去了。玉英凝神地看着他,然后又看看方平。此时的方平正用意外而疑惑的眼神盯着志达,默默地、也没有说话的意思。玉英看了一会儿后,又将目光移向志达和志承,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

志承带着点嘲笑的意思,向志达解释道:“这时节有哪个学校要你?要等过了年,通过考试,考上了,学校才会收你?”

“那说好啦,过了年你带我去!”还没有得到父母的批准,志达就已经为此而欢天喜地了。

“志达,你做这样的决定不征求一下你爹的意见吗?”玉英忍不住问志达。

志达满面稚气地转向方平,迎着他的目光肯定式地反问道:“我知道爹一定会同意的。爹!您说是吗?”

见志达用这样的方式征求意见,方平连忙收回自己的目光,然后回答道:“你想读就读吧,我谁都不拦你们,我只要求你们自己好好斟酌。”

“妈!我说的没错吧,爹就是这么伟大。” 志达高兴得立即跳起来,神情中充满了得意。这个时候,只有玉英知道方平心中有多么矛盾,还藏有多深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