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 制度(1/2)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最快更新孤岛喋血最新章节!
老任既然回来了,打探消息的任务自然就交给了他。况且,房公子还和他有些关系。也不知道老任心里是怎么想的,面子上爽快的答应马上安排人手去办。
原本要调派去给报社做保镖的事,现在暂停了。目前还是低调为主,那些报社平时形式作风都很高调,这个时候派出去一批白俄显然是不明智的。
他们又更麻烦的事情需要解决。那些缴获来的现金自然不用说。还有古玩字画等等也还好说,法租界里犹太人和白俄开设的珠宝店很多,很容易变现。
只是原本要通过万国商团换武器的渠道也走不得了。刚刚才打的昏天黑地,事后稍微一查就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如果大批量出售烟土,无疑是自投罗网。
好在从两个地方缴获的现金数额非常大。尤其是货轮上搬运下来的毒资,有大洋也有法币,都是硬通货。
两辆卡车被打的千疮百孔,好在现在从货轮上拆卸下来的材料很多,技师在重新进行整葺。把原先忽略的重点部位尤其加固了一番。并且把剩下的四辆车都重新进行了改装。
把大烟集中囤积在地下室后,清点完缴获,蒲素想了一个分配方案。
大宅附近的公寓,大部分都是阿廖沙他们控制的。队员们的家属都住在大宅附近。现在蒲素让老任配合队员对周进行征收。不管愿不愿意,附近两侧的公寓全部收归回来。
不管是对换公寓还是出钱购买,大宅两侧的街道都要完全被自己掌控。
他在地图上画了草图。从前面雁荡路路口位置开始,今后进行封闭,安装一道铁栅栏,24小时安排平民充当门房。明面上把这一带做成一个纯粹的俄罗斯街区,所有的队员家属全部聚集在这里生活。
所有的家属集中有几个好处。首先是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不这么做,大宅现在要是被端了,实际上也没任何好下场,没有一个能幸免。
另外一个就是集中以后,统一配给更方便。而且不容易引起外界注意。街区里设置学校,中俄双语教育,甚至还可以考虑开设法语课程。他自己有体会,俄罗斯人学习法语比较容易一些。
现在手里有了钱,对于这些队员的承诺是必须要兑现的。按照他规划的福利待遇,这些队员家属今后过上的绝对是让人羡慕的生活。虽然他们平时不怎么和中国人搭界,也不免引人注意。
封闭管理,统一配置。甚至队员以后训练和执行任务结束以后,就可以各自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而不像现在几乎和兵营一样。
以后以大宅为界,内部是敏感警戒地区,而外侧一直到雁荡路路口都是宿舍区,孩子们可以随意在街面上玩耍,妇女们可以在下面的商店里自由购物。内部的商业设施完全是公益性质,只针对内部人员开放。
一些附属设施尽量自给自足。比如征用有技能的白俄饲养奶牛,供应牛奶制作奶酪。征用木匠制作家具和必要的设备。这些白俄大多都有才艺,不用多久就可以建设成一个相对可以自省循环的社区。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先期需要巨大的投入,而资金现在已经不成问题了。资源方面,除了老任初民搜罗,那些在霞飞路上开设商铺的白俄店家都是筹措点。
需要知道的是,光光收缴的这批毒资,就是原本可以养活一支军阀武装的数额。还不包括蒲素从沪西二十余家烟铺查抄得来的浮财。
现在需要他们考虑的问题是怎么把这笔钱花出去。不动声色的花钱其实也是一个难题。所以,商量了一阵之后还是“深挖洞,广积粮”。
老任用巡捕房的名义和阿廖沙那些队员们互相配合,迁出一些不相干的住户,给与他们相应的补偿,或者互换住所,完成拆迁应该不难。
犹太人和一些华人在这个白俄社区其实住的也不自在,明明在上海却像是生活在莫斯科……这边只能能主动提出补偿或者给他们提供合适的住所,让他们换出去,应该没几个不愿意。
真要是碰上钉子户,那也只能对不起了。为了大局面,上点手段也是无奈之举。毫无疑问,没有人能顶得住。
这个过程老任说需要三天就行,蒲素给出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实际上第四天开始,往外搬家的人流和路口铁栅栏的施工已经同时开始了。
然后就是统一配置,确定每天的供应标准,以及学校的选址。原先街面的底楼两侧,全部划为公共设施。要么变为商店,要么就是娱乐场所,除了烈性酒和毒品属于管制,这边都可以按照进价出售。
另外所有外墙统一重新加固,内里堆起沙袋防止穿透。这方面确实是为了有备无患,另一方面也是让所有家属要清楚现在的形势,让大家引起足够重视,平时谨言慎行,不要给大宅招来祸端。
这种战备氛围可以让家属们清楚,乱世之中流落到异国还能好好活着,而且活的还有一些质量,并不是她们的上帝在庇佑,而是她们的男人用性命换来的。
今后大宅区域里每个人都必须工作,有饲养技能的负责饲养家禽,有其他技能的负责其他。孩子接受统一教育。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相对封闭,日常采买由专人负责。
而且通过和白曼彤沟通,她也决定把诊所搬到这里来。原来的诊所名存实亡,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蒲素决定把那栋楼派作其他用处,而白曼彤搬到这里,互相照应自不必说,平时还能给大宅人员提供应有的医疗救助。
其实这些白俄里也有医护人员,只不过流落到上海以后,他们没有条件行医。开设一个诊所最重要的的其实到不是行医资格,而是药品和设备。水平再高的大夫,徒手也治不了病,如果只能让病人多喝点开水,那有和没有完全是一个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