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算计成空(1/2)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最快更新手执昆仑最新章节!
三月初。
位于皇城内金銮殿旁边的文渊阁,早在数天前,就被打扫干净。
四百张桌案,排得整整齐齐,每一张左上角,都贴了姓名籍贯。
名次越高,离着天子越近。
而宫城外,天还是黑的,所有士子都已等候外面。
当天色微亮时分,早已聚集在宫门前的贡士们,便在引导官的带领下,顺着古朴而又威严的道路,在一众禁卫军森严的目光中,踏入了那传说中的金銮殿。
李缘站在第一位,身后的考生们按着名次先后,有序地排起队来。
且不说都是久经阵仗,数日前,也有礼官专门向他们教导,讲明进宫面圣时的礼节。
大殿中,百官早已到齐,一众贡士到来,大家都默默等待,直到天子就位,礼官发号施令,才开始行礼。
也就在这时,大明帝国的最高掌权者,当今圣上朱祐樘,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弘治帝,在司礼监太监的随侍下,缓缓走到了龙椅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朱祐樘坐下的一瞬间,百官跪拜,高呼万岁!
一众贡士们虽然有些紧张,但也是按照礼官教导的,有模有样的跪拜行礼,声嘶力竭的高声呼喊着。
礼毕,就能得见天颜,看清龙椅上的皇帝长啥样了。
朱佑樘倒是生的好面相,五官端正,身材适中,并没有如正常中年男子般发福,反而因为岁月的沉淀使得自身增添了一种厚重感。
眼神倒是很温和,符合后世对这位仁君的评价。这是一位好脾气的皇帝。
“开始吧!”
朱佑樘是个务实的皇帝,必要的礼节之后,他便下达了殿试开始的旨意。
当今圣上便带着内侍离开休息,考生们在内侍的带领下,来到文渊阁,入座开考。
此时,内阁首辅刘建亲自诵读天子定下的题目。
洋洋洒洒数百字,听起来繁复,但在场都是大浪淘沙后的精英,很快就明白了题目的本质——
显然,在场的四百人以后都是要当官的,甚至极大可能主政一方。
现在,该是你们发表一下自身的看法了。
这种题目看似不错,其实很一般。
还是那句话,在场的士子们学问做得好,诗词歌赋一等一的厉害,但真的论起国家大事,又有几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真正写出来,其实还是四个字罢了——揣摩圣意!
文章需要有文采,需要深刻透彻,却又不能逆着天子的心思。
李缘知道,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都会留在京城数年,李缘当然不想被困京城,他觉得自己必须提出一个令弘治帝心动的策略,让其认可,派自己出去试行。
李缘结合后世的知识和见识,想了很多策略,不是社会环境不适合,就是容易触动太多人的利益,最后想到一条,和大明文官集团无关的办法,既安定西南的改土归流之策。
李缘还是写作,运笔如飞,不一会,洋洋洒洒几千言便已完成。
完成策论题之后,开始写诗作词。
在李缘答题的时候,有一个人频频关注与他,这人就是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算起来李东阳应该是李缘的师祖辈,李缘乡试的坐师就是李东阳的大儿子李兆先。
这次前来京城参加会试为了避嫌没有登门拜访,不过礼物拜贴都已送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