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杨威天第495章 虚君立宪(续)(2/2)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宪的确是符合朱万化理想的一个选择。

但是朱大典还是关心他的金华朱家能不能做皇帝?待天下稳定之后,也就是大明彻底的灭亡之后,抛开孔胤植这个工具也不是做不到,并且比推倒大明的要皇帝容易的多,搞一个禅让就可以了。甚至禅让都不必,因为历史上孔圣人就不止一次有过皇帝的封号。也可以让孔胤植的皇帝称号照样保留,但是谁也不会当真,我朱家一步一步的上位,最终也能坐上皇位。督军之位至少还能保二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用几十年的时间登上皇位用该是足够用了。

这是朱大典的私心,几年以后,说服朱万化登上皇位他倒是有点信心。

朱大典也知道,他要说服朱万化放弃虚君立宪的想法,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否则,不但不能阻止朱万化的决策,他自己也会失去参与决策的地位。自古以来,君主帝王家就没有亲情,一旦他失去朱万化的信任,他就仅仅是朱万化的父亲而已,其他的地位将统统的失去,以朱万化的地位他完全可以重新寻找多谋善断的幕僚。朱大典还是有些畏惧心理的。

朱大典把利害权衡一遍,他知道没有充足的理由让朱万化放弃虚君立宪,现在只能先支持朱万化,没有别的选择。他要保持对朱万化的影响力,今后的路还长,他还可以施加更多的影响。

已经想透彻了的朱大典回到他们密谈的书房,他面上很沉静,波澜不惊。

坐下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万化儿,你有把握说服联省的高官吗?我们的决策也需要他们赞同的,否则将无法实施。”

朱大典的这一问也就等于间接表态:我已经同意了虚君立宪!其实朱大典自己也认为说服这些高官们难度不大,军队方面就不必说了,全部掌握在朱家兄弟的手中。只要他们几兄弟说通了,也就等于有了军队的支持。

朱万化说道:“只要把道理讲清,他们会同意的,对此我是有把握的。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朱家的皇帝还是孔家的皇帝区别不大,何况我还占着督军的位子,依然是大权在握。父亲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朱大典点头认可,他说道:“我们还要说服孔胤植,这个傀儡要他去做,就要得到他的同意。

我还要问,我们实现了虚君立宪,是不是就等于重新立国了,大明的旗号不能再用了。是不是这样呢?”

朱万化很肯定:“是的,我们没有拆他的旧炉灶,但是新炉灶是我们的,也就没有必要在他的炉灶上吃饭了。”

朱大典问:“国号用什么?”

朱万化答道:“时间匆忙我还没想好,今后再商议,也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商议。不过大概的方向应该是有的。按说有皇帝就应该叫做帝国,但我们的实质上已经摈弃了君主,我们就是各省的联合,那就属于共和了,所以我倾向于用‘共和国’。共和就是各省共同联合起来之意,共和也给各个行省以较大的自由度,各省可以有自己的局部律法,不是完全彻底的大一统的局面。这个叫法也比较容易解决大明朝廷的一方,只要他们同意加入共和,他们大明的名号保留下来都可以,共和的容纳性好。如果叫做帝国,那就容不得大明朝廷了。至于名号,我倾向于用‘中华’二字,合起来全称叫做‘中华共和国’,简称中国。”

朱大典是看过朱万化带来的近代史的,他知道那里边有这一类的称呼。共和的意思就是多方参与而不是一家独大,参与的各方有一定的自由度,与大一统是针锋相对的。

实际上是朱万化脱不开后世的情结,总想往哪个目标上靠拢。

朱大典说道:“你刚才说了有皇帝就应该叫帝国,另一层,几千年来我国的子民都习惯于大一统,习惯于有皇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就是我大明人的思维,所以还是要叫做帝国。共和二字不符合我们大一统的国情,切不可用。还有,联省的官员、国防军的将领都盼着封妻荫子,来一个共和是不是封爵都没有了?你可要知道,这些天我们联省议论的都是什么?还不是劝你进王爵,甚至有人想让你当皇帝。你那书里说的共和我看了,共和是没有王爷的,讲的是民主、平等,有王爷、有国公爷还能平等吗?那么,你怎么应付眼下的局面呢?

至于如何兼收并蓄,如何容纳大明,我们可以另想办法,不能因小失大。你仔细想想,我说的对不对?”

朱大典在施加他的影响了,叫共和,朱家的皇位就彻底的没戏了,他当然不同意。不过朱大典说的在理,朱万化不重视这个问题就会引起内乱。

共和讲的是民主、平等。朱万化深知民主的口号是不能乱喊的,中国这么大,势力派系这么复杂,还有很多强势的民族,“民主”的口号一喊,就是国家分裂的隐患,哪一方势力或者强势的名族,把民主的旗子举起来,就成了独立王国,他们还可以搞个全民公投什么的,干分裂之事成了合理合法。

平等的口号也不能乱喊,很多人分不清政治平等和财富平等的区别,别有用心之人就会打着平等的旗号去干杀富济贫的事,财富平等的最终结局就是安达曼群岛上的裸人族,到了所有的人连衣服都没有了才能平等。

改造裸人族的关键不就是灌输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吗?不就是反复的培养发家致富的思想吗?那就是拥有财富的不平等!

朱万化敢于倡导宪政,可是不敢乱喊民主,也不敢乱喊平等的口号。

朱大典继续说道:“国之名号可以用‘中’字,中字在这里的解释就是中央之意,我中华就是世界的中央帝国,我们应当有这个霸气。所以用‘中帝国’或‘中华帝国’都可以,简称中国。”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49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