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杨威天第457章 招驸马(2/2)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bsp;  这个礼节叫做具名参拜,就是行礼的同时要自报官职姓名。

类似的词还有“参拜不名”,这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赏赐,就是参拜时只报出职务,不必说姓名。例如曹操就有“参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权利。“入朝不趋”说的是上朝的时候可以迈着四方步,慢慢的走,没有这个特权的就必须用小步快行的方式走路,以示对帝王的恭敬。“剑履上殿”就是说可以带着兵器,穿着鞋子走上皇帝的大殿。唐代以前,大臣上殿是要脱鞋的,后来的朝代没有这个规矩了。所以明清的大臣穿着靴子上朝是对的,唐朝、汉朝的大臣穿着鞋子上朝就错了,穿帮了。

朱万化坐在那里没有动,该摆谱的时候就要摆谱,这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破不得的。

朱万化抬手虚扶了一下,说道:“免礼,起来吧。”

吴襄站起身来,也没敢抬头,躬身站在那里。

“吴巡抚请坐!”朱万化说道,同时用手示意他坐到客位上。

客位就是八仙桌的左手,吴襄那里敢做那个位置,只是在客位之下的一把椅子上坐下半个屁股,欠这身子。少顷他又站起来,躬身递上礼单,说道:“下官来的匆忙,些许物品不成敬意,望督军大人笑纳!”

朱万化微笑着说道:“谢谢!让你费心了。”侍者接过礼单呈递到朱万化手中。朱万化略看了一下,对侍者说道:“收了吧,抬到内府。”

院子里一排砸着红绸子的箱笼就被仆人抬走了,这是吴襄的礼物。到他走的时候,督军也是有回礼的。

谈话的过程就简单了,无非是勉励几句走形式而已。

对于这些人,朱万化的威势就要摆出来,让他们有敬畏之心。

哪知道督军召见的第二天就出了吴襄父子想不到的事情,督军府来人通知,到督军府赴宴,指明是家宴,要求他们父子同行。虽说来了十几天,来时的不安忐忑之心渐渐的放了下来,这一下子就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这要是鸿门宴,他们父子就此完蛋,让人一勺烩了!

没办法,他人在开封就等于进了虎口,只能硬着头皮前往赴宴!那个心情跟赴刑场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督军府里的确是家宴,在座的竟然有国公夫人,令他们父子不敢仰视。宴会正常进行,有惊无险,说的话全是家长里短,可时不时的夹杂着对吴三桂的拷问,甚至问到了是否成亲。

吴三桂今年二十四五岁,还有武进士的身份,按说已经过了成亲的年龄,怎奈他这两年就在热河蒙古,那里地广人稀不说,哪有像样的士绅人家,书香门第更是谈不上。因此他小妾倒是有几个,没有正室妻子。

国公夫人听得频频点头,小声对国公爷说了一句:“那就好!”

吴三桂年轻,耳朵好使,小声说他也听到了,心中不悦,心说我没有老婆你到说好,难道幸灾乐祸,笑话我不成!

接下来就有戏了,国公夫人拍拍手,吴襄心里一阵的发紧,不是拍手为号,刀斧手齐出吧?只见屏风后面转出两个人,不是刀斧手,一个是个妙龄少女,婀娜多姿,装束华贵,环佩叮当乱响;另一个是丫鬟打扮,手中一个托盘,上面有四杯茶。

她走上前来,先是为国公夫妇献茶,然后是两位客人。美人拿眼睛瞟了一眼吴三桂,便含羞的低下头,说了一声:“请用茶!”声音像蚊子哼哼似的,谁能听得到!不过声音甜美,让大男人们听着舒坦。

吴三桂也是大明的美男子,风流倜傥,这种相看还不就是看看外表,那女子定然是满意了。

这边吴三桂可就眼睛不够用了,直愣愣的盯着看,天下竟有如此美人?他举着手,也忘记端茶杯了。他老爸吴襄毕竟年纪大一些,还把持的住,急的狠狠的踩了他一脚,吴三桂一激灵,差点把茶杯碰倒。忙着说“客气,客气!”也不知“客气”是啥意思。

那女子飞也似地,急急地转过屏风走掉了。就剩下这父子二人发呆。

国公夫人只是抿嘴微笑,并不说话。督军大人危襟正坐目不斜视,只是两眼盯着酒杯,场面有点尴尬。后来还是朱万化没话找话的问了一些在开封的见闻,遮掩尴尬的局面。

哨过片刻,一个下人过来,在国公夫人耳边嘀咕几句,国公夫人轻轻咳嗽一声,开口说话了。

她说道:“适才奉茶者是我的义女,名枝蓝,刚满16岁,年轻,不懂礼数,还请你们担待。你们远来,在开封也盘桓不了几日,我也就免了繁文缛节。吴襄,此女你们父子也见到了,三桂既然未娶,我和督军大人之意,为三桂配婚,吴襄你意下如何?”

原来是招驸马!这可是令他们受宠若惊。

不要以为义女就差了一层,在古代,皇家的政治联姻都是打着皇帝女儿的名号,真正是皇帝女儿的可是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皇宫里的宫女,有的还是皇帝的低等级嫔妃,临时认个义女,封个公主的名号,就当女儿嫁出去了。新郎官一样是皇家的驸马!

西汉(前汉)时“昭君出塞”的故事就是例子,王昭君只是个宫女,被选出来到塞外和亲,临时给个公主的名号,就当做皇帝的女儿嫁到了匈奴。

吴襄看了吴三桂一眼,吴三桂起身说到:“婚姻大事,全凭父亲做主!”这话的意思就是同意了。

于是吴襄领着吴三桂,父子二人离席跪下,口称:“谢国公爷,国公夫人赐婚!”然后就是“砰,砰!”叩响头。

这个朱枝蓝,不是别人,就是那一批清国朝贡奉献的日本艺妓,她是十人之中的最长者,今年刚刚满十六岁,现在在联省衙门中做电话接线生。就是周延儒、马士英两位大佬看得流口水的那位美女。

不用说了,这是一桩政治联姻,外蒙古的地位非常重要,一个女子对于稳定外蒙古大有益处,外蒙古稳定了,漠北蒙古就有了支撑,对绥查蒙古也就构成了包围之势,解决绥查也就指日可待了。

直到此时,联省的官员们才知道,原来清国进献的美女都成了国公爷的干女儿了,他们也是感慨不已,督军大人的人品真不是一般帝王能比得上的。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择吉日操办婚礼,这种婚姻一切要为政治让路,什么三媒六证、生辰八字、订婚过彩礼的节目都有,但是不能按正常的礼仪办了,一切都要服从政治的需要,各种礼仪自然是要极力的风光。用了半个月,到五月初九,结婚的礼仪正式上演。

督军嫁女可是联省的大事,整个开封都张灯结彩。联省的驿馆成了吴家的临时宅邸,办喜事的大堂,洞房都在这里。新娘从督军府接出来,新郎吴三桂骑着高头大马,胸前佩戴着大红花,这位美男子可是在开封街头猛风光了一把。花轿在众人的簇拥下一路上吹吹打打奔驿馆而去,好不热闹。

督军宪国公爷夫妇亲临驿馆,参加婚礼仪式,开封的大小官员一个不落全部出席。婚礼的宴席都摆到了驿馆外面的大街上了。

吴三桂得了偏福,抱的这等美人,还是国公爷的千金,更是志得意满,喜不自胜,端着酒杯到处敬酒,喝了个酩酊大醉,到了新房里吐了个一塌糊涂,这个洞房花烛夜算是白过了,不过来日方长,独享艳福有的是时间。只是不知道陈圆圆还有没有机会做吴三桂的小妾。

三日后,新妇回门,给养父母叩头,吴三桂辞别岳父、丈母娘,一队人马踏上了返回乌尔格的路程。吴襄当然还会到热河向祖大寿禀报。

这个漂亮媳妇可是不能白给他吴家,联省随之而来的就是附加条件。预知条件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457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