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九州风第277章 乱套了(2/2)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在孟州,因为这里的北边是山西的晋城,沁河沿岸就是山西到河南的通道,所以他们守卫在这里。此前他们已经得到命令,遇到官军攻击则立即撤回山东,因此,他们早就做好了撤退的打算。
国防军守着孟州的路口和渡口,京营的马队要过去,这个时候在河南境内,官军和花皮是敌对关系,因此,要么就开打,要么就撤退,国防军有大都督府的命令在前,就选择了撤退。由于撤退的准备很充分,所以一个营700人一下子就撤走了,并没有发生战斗。国防军的士兵要么骑马,要么乘车,所以行动非常迅速,当天就到了安阳南部,汇合了另一个营,就退回了山东。到此为止,河南境内就没有国防军的正规部队了。
四月十四日,黄河上的桃花汛接近了尾声,冰凌已经没有了,水势见小,桃花汛过了,倪宠的600骑兵也到了孟州,顺利渡河南下。
......
就在这一天,经过了几天猫抓老鼠的游戏之后,河南军终于在逃跑的路上堵住了汤化之军。
汤化之军有四千人,河南军在西峡县有一万人,但是在这里的战场上也只有四千人,双方人数相同,但是河南军的训练、武器均占优势,并且是得胜之师士气高昂。汤化的骑兵已经损失掉了,又是败军之将,碰上的正是打败自己的对手。这样的两军对阵的胜负不言而喻,一个多时辰的战斗,汤化军被毙伤一部分,大部分被俘,只有少量的乘乱逃逸,汤化的亲兵也保着汤化逃入了深山,后来乔装逃回了陕西。
解决了汤化部,河南军也就收兵回营,京营的600人的马队也到了西峡县,河南军目的已经达到,卖个人情,表示停止军事行动,西峡县也就安静下来。
四月十六日,西北军的探马找到了周延儒,并于十八日返回了西北军的兵营,西北军的将佐们喘了一口粗气,大难过去了。西北军和河南军撕破了脸,损失了四千人的一个营,终于可以按部就班的打道回府,得胜回师,按朝廷的旨意返回潼关。
朝廷与朱家约定的是四月二十日撤回潼关,按日期似乎是回不去,毕竟还有500多里的行程。如果集中各营的骑兵队伍快马日夜兼程似乎也可以做得到。
可是第二天早晨,正在准备出发返回潼关的周延儒得到潼关的飞马传报——乱民已经从河津渡口渡河到了陕西,韩城已经失守!
......
报纸的出版给人们提供了及时的信息,乱民也同样可以从报纸上得到有用的情报,只不过晚上一两天罢了。聚集在山西的乱民,在周边的省份地区也有坐探,及时地传递新获得的报纸也是他们的差事。
潼关的官军进入河南,闹得天下沸沸扬扬,报纸上当然会有反应,包括朝廷和花皮的谈判、协议等等报纸上全部登载。所差的就是进入河南的究竟有多少人?潼关还有多少人?洪承畴还在不在潼关?河南的现状到底如何?这些信息报纸上得不到,不过有了这么多的信息,再进行有目标的刺探就容易多了。
在山西穷途末路的乱民们有了新的希望。因此乱民的首领也都在紧张的思考着,协商着,他们认为现在是跳出山西这个牢笼的最好时机!到那里去?这一点有分歧,但是不外乎陕西、河南两地。去陕西,就要押潼关空虚的宝,押错了,小命就搭进去了。去河南,就要押河南大乱的宝,押错了,同样送命!留在山西,则定死无疑!伸头是一刀缩头同样是一刀,左右都是死,就要赌命了。
无论准备去哪里,都要立即行动。于是有向南探路的,也有向西探路的。去陕西的是主流,他们已经提前占领了河津渡,在那里收集船只,观察着河里的冰凌,只要冰凌消失则立即渡河。
朝廷在山西境内也有不少的官军,难道就任意的让乱民自由行动,想到那里就到那里吗?
前文我们曾经交代过,去年,就是崇祯五年,在西北混不下去的乱民进入了山西时,大明的各种势力所持的态度,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朝廷上下多数人的意见都是认为这是好机会,应该乘机调集重兵围剿,并提出扩大三边总督洪承畴的权利,延伸到山西、河南,使其成为五省总督,则乱民一鼓可定。
崇祯担心已经功劳很大的洪承畴功高震主,则坚决不同意,变通的办法就是给山西、河南的巡抚增加权柄,让他们两省联合起来努力围剿,并且派出京营的两营兵助战。洪承畴只能站在潼关看山景。
山西巡抚许鼎臣、和河南巡抚樊尚燝这两个关键人物则以邻为壑,自扫门前雪,大家都不出力。
关键的时候皇太极插了一脚,骚扰宣大边关,导致围剿的主力大部分被调往边关,使乱民得以喘息。
这时重要的的主力部队就剩下左良玉了,他只有三五千人,也是孤掌难鸣,因此也开始消极怠工。
所以这一年之中就是被花皮打宣传弹瓦解了部分携裹的民众,使乱民的人数大大的缩水了。但是在山西境内,只要不碰上左良玉,几乎是行动没有阻碍。这就是山西的乱民靠近了陕西边界、河南边界几乎没人管的原因。因为山西巡抚许鼎臣巴不得的让乱民离开山西,他即便有力量也不会管。
所以,四月十四日,黄河中的冰凌一消失,乱民立即从河津渡过黄河并突袭了韩城,大队的乱民再次的进入了陕西。
---第277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