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崭露头第194章 奇怪的战争(1/2)

.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朱万化对朱万武所说的下一次用兵是有所指的,那就是辽宁。但是,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后金攻打关宁一线造成明军危机时,就要出兵干预战局。这个情况现在说不准,因此也就没有对朱万武明说。

朱万化对辽宁的指示是:一、按原计划,巩固宽甸、桓仁两县的政权,建设武警、警察队伍,严厉打击土匪维护治安(长白山里的土匪不少)。二、扩军到一个师,暂定两个团的编制,兵员本地解决一部分,山东招募一部分,加紧练兵。三、加强对后金的情报工作,严密监视后金的一举一动。四、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力争明年有个好收成。

......

依照朱万化凑合的性格,既然杨嗣昌来到山东,也想能不能转化一下,用一用这个人,毕竟这个人还是有一些才华,特别是口才很好。他能哄得崇祯团团转,言听计从,也是不小的本事。要说这个人的历史那就太多了,再此仅简介一二:

原本历史上的杨嗣昌是个很有争论的人物,他用“四正六隅”、“十面之网”(解释太麻烦,从略)之策镇压乱民还取得过一些战绩,李自成竟然被打得只剩下18个人躲藏到商洛山中,张献忠也被打得躲进了深山去当野人,吃野果子去了。

但是,他对后金主和,这个主张在大明的朝堂上是得不到支持的。其根本原因是大明这个政权对外历来是持强硬的态度,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尽人皆知的口号,国家如此刚烈,委屈议和之策能有市场吗?

杨嗣昌的主张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也不是投降派。对于内忧外患的局面,气数将尽的大明朝是没有办法应对的。因此,杨嗣昌提出对后金议和的主张,实际上就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待内部稳定之后再收拾后金。实际上当时的后金还没有取大明而代之的野心,只是想捞一些钱财,就是说议和是可行之策,两边作战,搞不好就要亡国。他的这个估计是对的,策略也没有原则错误。但是在明朝的环境下行不通。明朝的那些大臣、御史言官们定然会一个个的站出来,慷慨激昂的骂他是投降派、卖国贼。虽然这些骂人者后来大部分真的当了投降者,并不能影响今天的大义凌然。

卢象升就是坚决的主战派,他能当面指着鼻子骂杨嗣昌,并且战死在抗金的张场上。有人根据这一情况指责杨嗣昌掣肘抗金将领卢象升,致使卢战死。其实这个说法不对,杨嗣昌挨了骂,并没有怪罪卢象升,当然也没有支持他,这倒不是杨嗣昌有多么大度,而是因为当时骂他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他一个,什么难听的话都有,卢象升那几句话根本就不算什么事。

给卢象升使坏下绊子的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太监监军高起潜,这个大字不识半筐的死太监把兵都调走了,就剩下卢象升自己带来的3000天雄军,面对数万鞑子骑兵,卢象升义无反顾的出战,直至战死。

杨嗣昌没有一点责任吗?这倒不是,卢象升当时的职务是前敌总指挥,杨嗣昌是内阁成员相当于副总理,杨嗣昌没有帮他。他不帮卢象升倒不是因为卢象升骂了他,在他看来他帮不帮卢象升,那也是个败仗,无用功!

在有一个问题上他反对卢象升是错误的。因为朝廷财政吃紧,赋税不够用,于是加征辽饷和练饷。卢象升提出的“因粮”的主张,因,就是根据,因粮就是按照收获粮食的多少缴纳的政策,就是收入多的就多交,收入少的就少交,这是合理的。杨嗣昌主张“均输”,就是按人头大家平摊。对于家财万贯的人来说交一两银子没有什么感觉,对于食不果腹的底层民众来说一两银子就要命了。如此一来,为丛驱雀,为渊驱鱼,使得无数本来就活不下去的黎民,只能铁下心加入乱民队伍,甚至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盼着乱民军的到来。但是杨嗣昌官大,他是内阁成员,就是国家副总理,他的错误政策得以执行。卢象升的正确主张无效,卢象升当时的官也不小,是巡抚之上的总督。

杨嗣昌最后死于围剿张献忠的战争,张献忠打游击,忽东忽西,杨嗣昌抓不着,最后张献忠得到机会杀死了两位王爷。杨嗣昌无法交代了,在感到无力收拾残局时竟然绝食自杀了(另一说是病死)!他死后崇祯无比悲痛,因为崇祯把他当做了知己。

杨嗣昌就是这么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朱万化想来想去还是用电报与朱大典商量一下,看看此人是否能凑合着用,毕竟他来到了山东。朱大典是看过明史的,因此也算能够全面的了解这个人,因此只说了一句话:“此人不可重用,次要位置未必能满足他,所以很难。”估计是这个人太聪明,口才又好,怕是掌握不住。得,定性了。那就顺其自然吧。

......

崇祯四年十月十五日,直隶南部的卢象升,奉旨讨伐山东的大军出动了。按照朝廷的命令,卢象升将带着他的一万天雄军会同直隶南部卫所军一万、河南卫所军一万,此外还有神机营的500名火铳手,总共三万人的队伍,组成西路军南下河南,过黄河后向东进击山东。这条路很近,五六天就可以进入山东。

卢象升是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今年31岁,正是身强力壮的年龄。进士出身自然是文人,但是不要以为文人就是文弱的书生。就像现代的大学生之中不缺乏体育健将一样,卢象升身材高大,面白,臂力过人,几十斤重的长刀舞得风车般的转动,同时他的骑射功夫也非常了得,骑在飞快的马上,弓箭射的又远又准,数十斤重的长刀,只要顺手一带什么盔甲也抵挡不住的,那就叫“衣甲平过”,是何等的威风。

现在他任大名(直隶南部)兵备道。崇祯二年(1629年)时,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他募兵万人进入京师,与后金大战。没有人调他出战,是他自己主动去的,可惜去的比较晚,没赶上大战。战后他在直隶南部组建训练了万人精兵(属于募兵),号称“天雄军”。这只天雄军号称是明末大明的第三强军,第一是关宁铁骑,第二是“洪兵”,就是洪承畴的兵。

历史上从六年起,西北乱民来到中原,他与高迎祥、李自成等部乱民数次大战。崇祯九年九月出任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练兵御清。十一年冬,清军三路大举南攻,卢象升主张坚决...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张坚决抵御,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直隶南部)等地。因为高起潜的掣肘,下损招,使卢象升屡战失利。但他誓死决战,激励将士奋勇杀敌。是年十二月(1639年1月)在巨鹿(直隶南部)同清军激战时阵亡。后追赠兵部尚书,谥忠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