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崭露头第177章 河南的改革步伐(1/2)

.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在剿灭红狼匪帮的过程中,击毙击伤的土匪180多人,其中伤80多人。大部分都是炮击所致,当场俘虏200多人,经过甄别,俘虏中有37名属于大小头目和作恶多端的,移交官府处理。余下的经过动员有100多人愿意移民,主要是因为有了这段当土匪的经历,在原地就混不下去了,原本生活就艰难,土匪的帽子一扣,今后生活会更加艰难。

在逐村逐户的清查中又抓了300多名土匪,经过与张县令协商,他们之中又有200多人愿意移民。这样一来移民人数达到300多人加上家属总数超过了1000人。剿匪结束之后,一连把这些移民送往濮阳南边的黄河渡口,建立了移民营地等待转运。然后一连就向安阳进发,剿灭太行山里的一伙土匪去了。

......

崇祯四年六月十五日,由河南巡按吴甡带领的河南士绅考察团离开济南,返回了河南。

他们参观了济南城里的示范工厂区,大大的开了一回眼界,打开了思路。第一次醒悟过来:原来银子并不是存在地窖中用来保平安的,应该拿出来,建工厂,建作坊,建店铺,钱生钱。不但自己赚了钱,还养活了很多雇佣的工人,使他们衣食有了来源。繁荣的地方经济,稳定了社会,减少了匪盗的滋生土壤。社会安定了,自己的财富才有保障。

明朝的经济有一个特点,或者说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两个字“缺钱”,朝廷缺钱、官府缺钱、市场上的流通也缺钱。明朝的钱就是白银,市面上白银奇缺。没有白银,就发不了军饷,也不能赈灾,修不了水利工程,商品流通受到阻碍,官府收税收不上来,总之一系列的问题就产生了。

大明朝真的缺钱吗,也不是。这话听着别扭,又说缺钱,又说不缺钱,到底缺不缺?严格地说是缺流通的钱。

有事实为证,后金几次进入中原劫掠,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光是真金白银的硬通货每次都是几百万两,上千万两。李自成进北京搜刮达官贵人的家产竟然有七千万两之巨。这个话不能乱说,需要引经据典:

彭孙贻在《平寇志》中说:“(大顺军)其所得金,大约侯门十之三,宦寺十之三,百官十之二,商贾十之二,共七千万两。宫中久已如洗,怀宗减膳、布衣,酒扈器具之金银者尽充军饷,内帑无数万之藏。贼淫刑所得,扬言获之大内,识者恨之。”

彭孙贻的话是文言,前一句好懂,后一句需要解释一下:皇宫中一贫如洗,崇祯皇帝减衣缩食,连金银器皿都充作军饷了,皇帝的小金库只有几万两白银。李自成扬言这七千万两白银是从皇宫缴获的,知道真相的人非常愤恨。

简言之,明朝有银子,而且很多,但是能当做钱币流通的白银严重不足。

流通不足,在经济学上叫做“通货紧缩”。经济学或者经济原理就不说了,说,也没人爱听,这个问题到此为止,多余的话就不说了。你只要知道,崇祯同志是想赈灾的,之所以赈灾不成,是因为没有钱,崇祯同志也是想剿灭后金的,之所以剿不了,是因为没有军饷。之所以没有钱,是因为没有白银,之所以没有白银......就此打住。

......

张经化是河南的士绅领袖,开封一带的张氏家族的族长,名下的产业极多,要是排排富豪榜的话,河南前三名是没问题的,财大气粗,出手自然不凡。棉纺织业的设备投资不是个小数,张经化就从此入手,订购了一些设备。他张家原本就有纺纱织布作坊,在此基础上他首先更新设备,分别设立专业的纺纱厂和织布厂。他打算新厂运营一段时间,理顺生产管理之后,扩大规模,建成大型工厂。河南是产棉区,他还联系了几名棉花经销商,签订了收购棉花的合同,进而选择培植自己专用的棉花产地。

可以预见在张家的推动下,河南的棉纺织业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小财主郎仲舒没有那么大的气魄,他看中了编织业。因为他原本就有柳编织的作坊,这次看到了山东草帽辫厂的组织方式,对他启发很大。草帽辫的产品有一个包销的优势,为此他特意与朱家的外贸公司的代表签订了供货合同,不光是草帽辫,柳编织的产品也一并写入合同。这样一来他可是后顾无忧了。他又急急忙忙的寻找麦秆、柳条的供货商。他的产业不大,合作伙伴到有了好几个,搞得红红火火。

这时有人提出了工厂的管理雇员,大家都觉得是个问题。山东办的工商管理速成班很好,但是远水不解近渴。还是张经化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办法是:在开封办一个速成班,第一期办学的费用他张家出了,学校的房舍都是现成的。第一批学员的学费也免了,这样便于招生。和朱家协商聘请四位曙学校的学员作为新课程的教员,本地聘请几位教书的先生,束修从优(教书先生的薪水叫束修)。学制半年。学员数量多少,要求各个需要的工厂作坊都报个数目,固定方向培养。需要学员的商铺,工厂都要赞助办学。从第二批学员起就开始收学费了。其实办学校并不是赔钱的买卖,只是开头难。

随吴甡到山东的出访团中也有商人,其中一个叫孙元才的生意人一下子就看中了朱家的铁锹。他们参观机械加工厂时,水压机已经开动起来,作为机械厂唯一的经济来源的铁锹已经开始生产了,看到钢板经过三次冲压成型的铁锹,这种铁锹经过淬火开刃之后,坚固锋利。从用途上说,简直就是万能工具。惊讶之余,孙元才看到了商机,他很仔细,当时就问了出厂价格,回答是六分银(约合人民币30元)。

从机械厂的角度来算,原料是从贸易公司手中拿到的钢板,平均在一个铁锹上的原料费用是三分银,卖到六分银毛利接近四成。利润赚得是有些恨了,或者叫黑心,他们赚得是高技术和市场垄断的钱。

可是对于孙元才来说,他卖到七分银就有不小的利润,何况他估算着可以买到一钱银子,那不是赚大了?于是他当场就要求订货,并且要签合同,保证每个月的供货量。

机械厂已经得到了推广铸铁产品的指令,虽然铸铁产品不是他们生产的,同为朱家的产业,也有推...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