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都不行?刘邦心态要崩,常惠的惊人发言(2/2)
天山山脉就在前方。
赵充国心中喜悦,吩咐属下。
“速速派人前去联络乌孙国,通知在那里的常惠校尉。”
“告诉他们老夫已经来了,让他们把最新的情报传递过来,老夫看看要怎么和匈奴人做过一场!”
说话时,以这位老将多年的阅历和城府,依旧止不住那咬牙切齿的表情。
二十多年前,追随李广利在漠北的那一战,是赵充国人生中最大的失败。
大汉朝十万主力,全军覆没于漠北!
这么多年,赵充国无时无刻不想杀回漠北,向匈奴人复仇,告祭当年那一战中死亡的十万袍泽。
如今,这个向匈奴单于亲自复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如何不让他激动!
派出使者通知乌孙方面后,赵充国继续领兵前进。
不曾想,一个多时辰后,使者竟去而复返。
赵充国一脸疑惑地看着面前的使者:
“怎么回事?”
使者脸上的表情极其古怪,策马往旁边一让。
“侯爷,这是在路上碰到的,常惠校尉派来的使者。”
赵充国这才发现自家使者背后原来还有另外一名信使。
信使上前,恭敬对着赵充国行礼:
“常镇见过侯爷。”
赵充国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对方应该是那位护乌孙校尉常惠的族人,但此刻他求战心切也懒得废话,直接道:
“匈奴人在哪?常惠校尉和乌孙人在哪?”
常镇胸膛一挺,正色开口:
“回侯爷的话,仗已经打完了。”
“什么?”赵充国目瞪口呆。
“打、打完了?”
听着老爷子结结巴巴的问话,常镇露出笑容。
“是的侯爷,仗确实已经打完了!”
镜头一转,一片辽阔的草原出现在画面中。
五万乌孙骑兵,正在老国王军须靡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朝着东方前进。(注:前文错写乌孙在位国王名字,已更正。)
在军须靡的身边,大汉护乌孙校尉常惠的身体挺得笔直,策马随行。
一名乌孙斥候飞奔而来,对着军须靡禀报:
“大王,前方一百五十里地发现匈奴军队踪迹,数量在六万左右。”
“从旗帜来判断,应该是匈奴右谷蠡王以及一部分王庭中小部落。”
“没有发现匈奴单于的大纛和王帐!”
“什么?”军须靡闻言,面露疑惑。
“不对吧,这一次前来的应该是壶衍鞮单于才对,怎么会是右谷蠡王?”
一旁的乌孙大将翁归闻言,不由有些担忧。
“大王,这会不会是匈奴人的诡计?”
“恐怕那匈奴单于还带着王庭兵马躲在一旁,就等着我们和右谷蠡王出战,然后过来捡便宜呢。”
军须靡闻言,表情变得郑重。
“若如此,那恐怕我们的麻烦大了。”
右谷蠡王都已经有六万骑兵,再加上壶衍鞮单于的王庭本部,岂不是随随便便超过十万?
这可不是五万乌孙骑兵能抗衡的。
事实上,即便仅有眼前的六万右谷蠡王所部,军须靡也觉得自家乌孙五万骑兵打不过!
军须靡迟疑片刻,看向一旁的常惠。
“常将军,你怎么看?”
常惠其实就带了五百人过来。
但谁让他的身份不一般呢?
持大汉皇帝刘病已符节,护乌孙校尉!
乌孙既然已经决定在这场战争中认大汉当爹,那常惠就是大汉派来的监军。
他的意见,军须靡必须得重视。
常惠沉吟片刻,开口道:
“眼下局势不明,不如先暂时扎营,等候更进一步的侦查。”
“赵充国将军方面,也需要时间去联络。”
军须靡点了点头,道:
“常将军所言极是,那就先等两天吧。”
【两天后。】
乌孙王帐之中,诸多乌孙将领齐聚。
军须靡表情严肃:
“经斥候侦查确定,方圆三百里之内,匈奴人应该只有右谷蠡王这一支军队。”
“右谷蠡王已经迫近到我们大营五十里地的距离。”
“你们有什么想法?”
在场的乌孙众将闻言,面面相觑。
我们特么的是臣子,你才是大王啊!
这时候问我们的想法?
但也有人听出了军须靡的言外之意。
这个人就是乌孙大禄之子,这一次乌孙军队的右将军翁归。
翁归开口道:
“大王,臣认为,匈奴来势汹汹,我们不如先行撤退避战,等待大汉赵充国将军率领天兵前来会合,再与之决战。”
翁归的老爹大禄是军须靡的弟弟,在乌孙国内掌控着仅次于军须靡的强悍军队,扮演着类似乌孙丞相的角色。
由于军须靡至今没有儿子,许多人都认为翁归将来会成为乌孙的下一任国王。
他的话,是非常有分量的。
翁归话音落下,立刻就得到了许多乌孙将军的附和。
“是啊是啊,我们乌孙是小国,很难和匈奴抗衡,先撤退最为稳妥。”
“大汉天兵一到,我等分分钟便可反杀匈奴,忍耐一时也无妨。”
“左右不过是撤退几百里罢了,让一让匈奴人又如何?”
军须靡听到这番话,老脸上不由露出笑容。
事实上,军须靡自己也不敢打!
作为执掌了乌孙将近四十年的老国王,年纪早就已经让军须靡的雄心消耗殆尽。
若不是明确获得了大汉的撑腰,匈奴刚刚发兵,军须靡就会立刻率领乌孙臣服,重新倒向草原一边。
在军须靡看来,这一次战争的主角是大汉和匈奴。
自己治下的乌孙,无非只是充当了引发战争的角色罢了。
怎么可能去和匈奴人玩命嘛!
军须靡转过头,看向一旁的常惠。
“常将军,你觉得呢?”
不管怎么说,常惠这个大汉派来的监军,总是要征求一下其意见的。
常惠沉思片刻,缓缓开口:
“坦白说,我觉得大王或许太高看匈奴人,也太小看你们乌孙了。”
“我认为,完全不需要等待赵充国将军领兵到来,单凭我们这里的五万乌孙勇士,就足以击败对面右谷蠡王率领的匈奴军队!”
“啊?”这一刻,乌孙君臣的表情出奇一致。
翁归回过神来,怒道:
“常将军,你是在开什么玩笑!”
“我们乌孙怎么可能打得过匈奴,要真打得过,我们又怎么会在西域?”
当年的乌孙可不在西域,而是在祁连山的最西北一带,也就是如今大汉的敦煌郡、酒泉郡游牧。
那时乌孙和占据了祁连山东南部的大月氏,以及正东方漠南草原的匈奴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后来随着匈奴一代天骄冒顿单于的崛起,乌孙选择和匈奴一起痛击据说是雅利安人后裔,一看就“非我族类”的大月氏。
本来说得好好的,灭掉大月氏,贺兰山归匈奴,祁连山东南部归乌孙。
没曾想,大月氏真的被双方联手打跑,不得不沿着祁连山逃往西域后,冒顿这个老小子翻脸了。
冒顿告诉当时的乌孙王,整个大月氏的地盘,从祁连山到贺兰山,全部都要归匈奴刚刚成立的右贤王部。
乌孙王火冒三丈,合着搞了半天,你让我们乌孙给你匈奴打白工,你吃独食?
游牧民族,一言不合就开干。
然后乌孙就被冒顿干服了。
冒顿把乌孙击败后,将乌孙王的脑袋拿来做成头骨酒杯,立了一位新的乌孙王。
接着他告诉新乌孙王,祁连山的西北你们也不许住了,你们就一路追杀大月氏去吧。
什么时候大月氏灭族了,什么时候你们乌孙回来。
新乌孙王无可奈何,喝完用老乌孙王头骨制成的酒杯里盛满的酒,抹着眼泪就带着乌孙人离开了敦煌祖地。
就这样,乌孙人一路追杀大月氏来到了西域,并在这里重建了乌孙国,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以及,依旧听命于匈奴的百年小弟。
如果说大汉通过卫青、霍去病两位绝代天骄成功摆脱了匈奴帝国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反过来对匈奴人占据了心理上的优势。
那乌孙人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匈奴对乌孙的百年奴役和欺压,早就已经让乌孙人骨子里对匈奴充满了畏惧。
军须靡敢于在汉朝的支援下领兵反抗匈奴,这对乌孙人来说都已经是充满无比勇气,堪称开天辟地一样的伟业了。
现在,常惠竟然要乌孙不等汉朝赵充国部援军,就独自和匈奴军队作战?
这特么不是纯扯淡么!
回过神来,乌孙君臣整齐划一地开口。
“不行!”
“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