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邬山钢铁厂上(2/2)

殷商时代,中华大地是青铜文明。青铜工具,对于一个拥有后世骚年的邬文化来说,实在不能忍。邬文化吃百家饭,长到5岁,身高就达到成人大小,饭量却顶10个人,是出名的饭桶。虽然力气大,干活多,但吃的更多,再加上春种秋收,一年不可能总有农活,为了不饿肚子,所以,邬文化走上了老爸铜匠的旧业。

没成想,这下,他的人生开挂了,顺带的小山村也开了。在巨大利益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山民加入了炼铜这个有前途的职业。直到三年前,邬文化在邬山发现煤矿和铁矿,邬山村,就像吹气球一样,成了现在的大城关。由于邬文化贡献突出,被邬氏族人推举为族长,兼任邬山城的城主。

但是邬文化的怨念,铁还是不能大规模生产。一个多月前,邬文化代领探矿队,找到了高铝粘土,这玩意氧化铝含量高,研磨后加上石灰石煅烧,就是耐火水泥;直接压制成砖,高温下可以烧制成耐火砖。

以前邬文化直接使用粘土筑造高炉内衬,活门推拉风箱,用水车提供动力,利用偏心轮把旋转运动变成往复运动。整个高炉布置了四台风箱、四个风道,每个风道一个预热池,空气在进炉前,就被加热到八百至一千度。空气预热,这是后世钢铁生产中,提高炼铁效率的最关键一步。

邬文化累死上亿脑细胞,一炉才出铜50万斤(250吨)。邬文化对此相当不满足,但是在邬氏族人眼中,这已是奇迹了。试想一下,一个铜为货币,铜为一切的时代,邬山城一个月烧四炉,月产200万斤铜,放在后世,相当于人均月收入5斤黄金啊。

现在的邬山城,在大商境内,是出了名的人傻钱多。海量的物资和流动人口涌入邬山,被邬文化任命为邬山丞的舅舅邬桃,整日里忙的脚不离地。今天,百忙中的邬桃也被邬文化强拉了壮丁,前来观看这个劳什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邬桃看着激动的外甥,不满的说:“文化啊,这劳什子恶金,练出来有何用,炼铜多好,浪费这么多煤,这么多的劳力,练出的恶金,就是你口中的钢,能做啥?是能制成钱币还是能做兵器,农具?只要你听舅舅的,咱们再多建几座练铜厂,我保证,你一定比大王帝乙还要有钱,咱们邬山将来一定比朝歌更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