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农事入手(2/2)

古代人不会想这么多,只要能便利的耕种,来年收成好就可以了,他们也不会在意什么环保因素,臭氧层的空洞。

当然,这样的畲田肥力是无法长久保持的,最多三年,肥力就会退化,无法种植。

那怎么办?

就换下一片地方,继续放火烧山呗。

被放弃的土地,不用管理就可以继续茁壮成长。

这样的种植方法,当然是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的,但是,唐人不管是上层的贵族,还是下层的普通民众,都根本没有科学种植的观念。

虽然也知道种田需要浇水施肥,可对于他们来说,畲田要方便多了,反正这个年代,整个国境之内,人口还是比较稀少的,人均耕种面积极大。

土地也没有受到多少破坏,不用松土,不用经常照看的田地,自然是最好的。

至于将来,将来还不知道人在哪里哩,想那么多做什么。

古代人口的平均年龄就在那里摆着呢,他们想的没有那么长远。而对于沈安这样的观察者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众所周知,王朝时代土地兼并一直都是非常严重的,在贞观这样的年份,因为是大唐刚刚建立,一切还属于焕然一新的阶段。

不只是人,就连制度也是一样。

人们的精神面貌昂扬奋进,人人都以身为唐人而自豪,经历了隋末的丧乱,豪强们的势力也大大减弱。

目前,在大唐的治下,大多还是比较老实的。

不过,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承诺分给农户的土地,往往也不能足额的分配到他们的手中。

一面是良田不够分,一面是很多荒芜的土地,根本就没人照应。即便是长安这样的超大城市,出了里坊区,照样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地,根本就没人耕种。

这还都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种植技术不高,开垦土地不多,大唐的许多州县一直是处于粮食不够吃的境况之中。

一年到头,四处闹灾荒,这就需要健全的储粮制度,严格来讲,大唐都城周边设立的粮仓已经不少了。

可是,不管是长安,还是洛阳还是时常出现饥馑的灾民,实际上,是因为漕运仍然不够便利。

以及粮食的产量并没有高到可以自给自足的地步。

便利漕运,疏浚河道,这些事情,沈安自然是心中有数,也知道这项工作应该提早进行。

有唐以来,到了唐玄宗执政的时期,从南往北的水陆运输路线就得到了很好的维护。

以至于两京之内,以及沿岸的许多州县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饥荒。

这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摆在眼前,之所以一直没有人去提起,并不是沈安胆子小,也不是因为朝臣们就头脑不好使,没有想到。

而是因为,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做到的。

疏浚河道需要数以万计的丁夫,这还不说,就算是转运粮食,不管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要调拨的劳工就不计其数。

比如洛阳最大的国家仓库含嘉仓,其起运的码头附近,常年停留着无数的穷苦人。

他们是脚夫,是人力,数不尽的粮食需要经由他们亲身背负,甚至是人力牵引货船才能抵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