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皇帝到访(2/2)

孟远生想起了自己之前如何对待赵宣,又想起了自家儿子,那可是多次把太子踢下床,当时他担心的陈晓,陈晓没睡着觉。

但是现在看来……

孟远生来不及想太多,赶紧躬身行礼:“回陛下,犬子此时正在学堂教授孩子们课业,草民这就将犬子招来。”

孟远生刚想去叫孟海,赵琦缘摆了摆手。

“朕已经听到了那边的读书声,我们去看看吧,我还真想不到那小滑头教书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呢?”

赵琦缘侧目看向了自己的儿子赵宣。

赵宣仍然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但是在他父亲那凌厉的目光望来之时,他立...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我只是夫子最新章节!

,他立刻把腰板挺得笔直,那站姿即使军训的教官看了都要竖个大拇指。

赵琦缘缓步走到了学堂旁边的窗户下。

此时的窗户上已经涂上了一层窗纸。

窗纸只有像瀚海学堂,或者说像京城这种生活在天子脚下的富户人家,才能用得起,偏远一些的百姓那是直接用木条做的窗户,木条钉成一个窗板,虽说打开关闭麻烦许多,但是现在不用费钱,自己在山上捡几块粗木头,家中的男丁就能够制作。

或者用破布料制作窗户。

窗户纸也只有在京城这等繁华之地才能够用得起,虽说也只是寻常人家用窗纸,但是京城与周边各大军运线之间的经济差距,这就体现了出来。

赵琦缘走到了窗户边,他顺着敞开一条缝的窗户,望向了学堂当中。

学堂之中,坐着一群平均年龄在九岁上下的孩童,他们绝大多数衣着都极为朴素,有些孩童甚至在秋日只穿了一件单衣。

学堂要比京城大多数学堂的环境差上许多,不过这也难怪,瀚海学堂毕竟只是一个小学堂,最多只能容纳四十多多人,我和玉如心的回暖堂,动辄就有能坐下五十多人,还绰绰有余的房间有所不同。

而且玉如心的回暖堂,还不仅只有一间教室,一个回暖堂至少能够容纳五百余号学子。

赵琦缘站在窗户边。

恰巧这个时候,孟海刚刚将三本书外加一份字帖发放下去。

孟海手中托着字帖,说道:“这个东西叫做字帖,上面这一张透明的纸叫做临摹纸,下面这张纸是范文。你们要像这样把临摹纸铺平,透过临摹纸就能够看见下面范文的内容。你们要做的就是拿毛笔一笔一画地,将这范文给临摹下来……”

孟海一边说着,一边拿着毛笔在临摹纸上写了一个“弟”字。

下面的孩童们一个个好奇地拿着笔不断地翻动着字帖,似乎想要看看这又是个什么神奇的玩意。

孟海又继续说道。

“你们在临摹之前可以看看左上角,这里有每个字书写时候要注意的笔画,写字时候的顺序,包括还有对这个字的注解。大家可以先试试!”

孟海一边说着,一边又做了几个示范,用毛笔在字帖上描摹了一页,接着分发下去,给众多学生传阅。

一个身着单衣却只有八岁大小的孩童举手道:“小孟夫子,今天发的新书,要三钱吗?”

这是字面意思。

三文钱,又可称三钱。

瀚海学堂大多数的书本收费标准,大多数都是一次三钱,所以这八岁大小的孩童直接问起了这收费标准。

孟海呵呵一笑:“你们既然是前班的学生,书本费自然免了,这些东西就当我送给你们的见面礼。因为你们玉夫子不在,所以我暂时给你们代课一段时间,他不在的,这段时间你们把我发给你们三个课本和字帖上的东西学会就成,全当我送给你们的见面礼。”

下面的学生听到这话,齐声说道:“多谢孟夫子!”

在孟海的示意之下,全班的学生开始研究起了字帖。

学堂里的孩子毕竟年纪小,有好些地方都不懂,比如说这字帖为什么要放一张临摹纸,如果临摹纸写烂了怎么办,如果临摹错了怎么办……

孟海面对这些问题,全是和颜悦色的解释。

他所设计的字帖临摹纸可以更换,在字帖的最上方是两根大夹子,如果写毁了,将夹子去掉,写毁的临摹纸扔掉,换一张新的就行了。

只不过缺点就是得要从头再写,并一写临摹纸一回就是一整张。

窗外的皇帝赵琦缘听得倒是津津有味,以他的智慧在孟海第一遍讲,字帖如何使用的时候,他就已经听明白了。

他的目光望向不远处的孟远生,笑着问道:“这字帖可是好东西,我之前为什么从未听说过?难不成这是你们瀚海学堂的传家宝?”

皇帝这半开玩笑的语气听在孟远生的耳里,就像是质问。

孟远生诚惶诚恐地回到。

“草民也不知,前日玉如新玉夫子有事外出,菱形之前,犬子为了方便教学,才设计出这东西的。这东西也是文墨阁的人,昨日印刷来的,草民实在不知这些东西到底从何而来。”

赵琦缘听到这话,倒是惊讶地点了点头:“没想到这小滑头还真有些本事,他做一个教书夫子倒是屈才了。到时候看看国子监那边是否还缺夫子的席位,或者去翰林院与文华院看看!”

赵琦缘喃喃自语的这句话,听得孟远生那是一阵的激动,如果自己的儿子真的去了国子监当夫子,那他们家真的要光要门没了。

一旁的熊孩子听到这话,撇了撇嘴:“哼,就他那懒样,别说去国子监当夫子了,等到玉如心回来之后,他恐怕连瀚海学堂的夫子都不想当了。”

赵琦缘听到这里瞟了一眼赵宣,但是心中却默默地认同了自家儿子这话。

孟海在此时也已经讲完了字帖的用途,并且布置作业,回家之后,每人描摹三页。

这个时代自然没有家庭作业,大多数的作业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

所以孟海这一句家庭作业说得在场的学生们,一个个又是抓耳挠腮的,不解何意。

孟海还得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家庭作业。

等折腾完这些已经过去了一刻钟的时间,孟海这才拿起了《弟子规》。

“你们左手边放着三本书,最上面的那本是《弟子规》,你们拿起来和我一起学习!”

孟还没有做过老师,即使刚刚来到这个世上,也只是做了那么几天的老师。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

他学着钱是老师上课的模样,板起了脸,朗声读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孟海读完,有十余个学生以极缓的速度,在两分钟之内将这句话读了三遍。

这些都是知道小孟夫子规矩的人。

孟海十分赞许地看了一眼那十余人。

关于《弟子规》当中一些晦涩难懂的字,他昨天都已经教过了,所以现在的孩童们看见《弟子规》上那些冷门的字词都知道怎么读,怎么念,有些学习好的孩童们还知道这个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可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孟海目光扫视在座的30个学生笑着问道。

曾经见到过的一个八岁大的好学生举手了,他说道:“这说的是要让我们孝顺父母!”

又有一个九岁的孩童举起手来,说道:“这是让我们好好念书,未来当个大官!”

又有一个十岁大小的,还更加积极的说道:“这教我们的是做一个有仁义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每日学习的人。”

孟海听着下方学生的三言两语,等到大家说的差不多了,孟海先给予在座的学生鼓励:“你们说的都不错,但是又不够全面。”

“《弟子规》可以说是一位圣人的行为规范,他以他的规范来劝诫我们,形成一种生活规范。我们在生活当中,首先就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与兄弟姐妹友爱互助。在生活当中也要仔细认真,小心谨慎,尤其是要讲信用。这就是所谓的“首孝悌,次谨信”。其中的孝,悌,指的就是父母兄弟姐妹。”

“我们与好朋友,好哥俩或者与寻常百姓交往的时候,那就要平等博爱,尤其要亲近有德行的人,与他们学习。有句古话说得好,亲贤臣,远小人,所以兴隆。亲小人,远贤臣,所以覆灭。如果这些都做好了,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么就可以趁着闲余的时间学一些其他的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由于这个时代没有汉朝,所以孟海临时改变了一下原句。

下方的孩童们听得极为认真,他们听着还一边勾勾画画像,是在做笔记。

站在窗外的赵琦缘听得津津有味,他不自觉地勾起了嘴角:“亲贤臣,远小人,所以兴隆。亲小人,远贤臣,所以覆灭。这总结得倒是挺到位。”

赵琦缘一边说着,一边看了一眼旁边的太子赵宣,他冷声低吟道:“你在这里瞎晃悠什么呢?没听到里面的孟夫子在上课吗?你好好地听着。”

赵宣一脸茫然地瞧了瞧自己的父亲,只好站在窗边,低着头做出一副仔细聆听的模样。

就听学堂当中的孟海,再次让孩童们以极缓慢的速度读完这一段,并且让孩童们谈论自己的心得,分享自己在家中做过的事,把孩童们对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出来,也为了孩童们更好的理解这几句话做铺垫。

赵琦缘听到孩童们有的说自己曾经为母亲扛过一袋大米,有的说曾经为父亲帮过一下午的砖,有的说曾经藏了两颗鸡蛋不舍得吃,一只晚上回去给自己的两个弟弟吃。

还有人说自己曾经的医生都是从两个哥哥那里捡来的,已经七八年没有换过新衣裳了,其实那小孩也就九岁大。

赵琦缘在外面听得心中有些不忍,他这次算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从孩童们的口中了解民生疾苦。

赵琦缘也微服出访过京城的各大角落,与寻常的百姓交谈过,大致上也了解民生疾苦,但是现在他听到这些孩童所说的话,仍然觉得心中难受。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看来我做得还是不够呀!”

赵琦缘一边说着,一边狠狠地瞪了一眼正在抠屁股的赵宣。

这可是大秦未来的皇帝,未来的皇帝就这德行?

赵琦缘还真的有点不放心将江山交给如此顽劣的熊孩子,但是他毕竟是自己的儿子。

难道这里的皇帝又长长叹了一口气,果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有本难算的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