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改变历史(2/2)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快更新楚昀宁萧王最新章节!
极度自私的表现。
现在的明文帝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退无可退了。
“好!”有了楚昀宁的支持,明文帝整个人就像是打了个鸡血似的兴奋。
从营帐离开已经天黑了,明文帝送她回去,掀开帘子进去,暖气扑面而来,暖暖的很舒适。
有些事既然改变不了,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
“南端真的会退兵吗?”南城王世子疑惑,这个节骨眼上云澜被打的节节败退。
只要乘胜追击,云澜必输无疑。
这么好的势头,南端怎么会退缩呢?
沉碧望着窗外的雪,伸出掌心去接,闻言转过头坚定的看向南城王世子:“一定会!”
就算是明文帝不退兵,楚昀宁也会想法子劝说他退兵。
“你怎么会知道?”
这些疑问在他心里憋了很久,所以有些好奇多问了几句。
沉碧歪着脑袋沉思了片刻后才说:“因为南端皇帝活不过而立之年,也许马上就要死了,若不及时赶回去,南端恐怕有大乱。”
闻言,南城王世子瞳孔猛然一缩,他见过明文帝两次,看着很健康,并没有什么症状。
“他是中毒了,还是不治之症?”
沉碧摇摇头:“都不是,是一个很厉害的大师批算过,而且非常的灵验,无一失败。”
这种说法,南城王世子并不相信。
见他眼神中还有疑惑,沉碧微微一笑也不作解释,这种事没法解释,她只知道明文帝一定会死。
“只要南端撤兵,咱们就能趁势攻打云澜一个措手不及,让云澜再也没有机会找东陵的麻烦。”沉碧眼眸忽然变得坚定:“南城王这几年深受皇上疑心,若能有机会攻下云澜几座城池,南城王府留下驻守,自立为王,以后就再也不用受任何人威胁了。”
沉碧甚至已经想好了挑选哪几座城池,进可攻打,退可守。
南城王世子微微一愣,这几天他一直都在想这件事,南城王府一旦带着兵留在了边关不回去,那就有谋反的嫌疑。
可换个角度想,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南城王府了,以后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有些富贵也需要自己搏一搏。
“此事我心里有数。”南城王世子说,其实在心里已经认可了她的说法了。
就在次日
南城王世子点齐了兵马,一路往云澜的边境挪,为首的已经插上了南城王三个字的旗帜。
而沉碧则坐在马车里跟随大部队前行。
一个时辰后八百里加急报告。
“报!南端的兵马已经潜入云澜国内,阳城不战而败,已经缴械投降了。”
南城王世子闻言愣住了,抬头看向沉碧。
“你是不是看错了,确定是南端的皇帝亲自带着人去攻打云澜?”沉碧不信。
侍卫点头:“确实如此,南端皇帝已经开始让人收集阳城百姓的信息,表示阳城以后就归顺南端了。”
阳城,也是沉碧看中的一座城池之一。
竟然先被明文帝给占领了。
失策了……
沉碧蹙眉,难道楚昀宁真的不在乎明文帝的死活了吗?
“世子,这件事一定有蹊跷。”沉碧解释。
南城王世子深吸口气,瞥了眼高高竖起的旗帜,这一路他招摇过路,就差没敲锣打鼓表示什么意思了。
他是相信了沉碧,认为南端一定不会进攻云澜,所以才会没有听上头的指挥,私自带兵入了云澜境内。
现在他把自己的退路给堵死了。
前方有个南端虎视眈眈,后方还有皇帝质疑,南城王府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这时的南城王世子不得不对沉碧有几分责怪。
沉碧见状心里一惊,急忙解释:“世子,南端皇帝待不了多久一定会离开的,到时候咱们再趁虚而入。”
事到如今,南城王世子已经没了别的选择了。
按照历史轨迹,沉碧知道南城王世子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登基为帝,所以躺赢的事,怎么做都是对的。
她一点儿也不担心。
……
阳城没有主帅很快就被攻下,明文帝带着人直接进城,他再三叮嘱不许伤害无辜,尤其是老人孩子和妇孺,一旦发现,全家抄斩绝不姑息!
许是有重罚,所以没有人敢忤逆。
一切顺利。
明文帝住进了府尹的府上,把隔壁院子拨给了楚昀宁,仅仅一墙之隔,也有照应。
不一会功夫,阳城外的举动也传到了楚昀宁耳中。
“东陵启兵,差点要攻打阳城?”楚昀宁诧异,她万万没想到东陵居然还有这个心思。
阳城是南端和云澜的交界处,怎么也轮不着东陵来,除非东陵还有其他的心思。
譬如,还要继续抢占云澜的地盘。
“东陵倒是野心不小。”明文帝说,这么多天了,终于能睡着一个安稳的觉了,还没歇口气呢,就传来了这个消息。
真是讽刺。
楚昀宁嘴角边勾起一抹冷笑,心里沉闷多日的烦恼一下子就被冲开了,她看透了对方的小心思。
以为南端不会出兵,她会劝服明文帝班师回朝,所以才会大摇大摆的来打阳城,阳城此刻无论是谁来都会不战而胜。
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阳城被南端先占上了。
“沉碧姑娘倒是有点意思。”楚昀宁叹了口气,沉碧已经不是那个入宫天天找她说话的那个小姑娘了。
两个人现在已经身处对立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姐妹关系了。
明文帝诧异的看着她。
“有些事我想通了,与其猜测莫须有的未来,不如把握眼下。”楚昀宁表示对沉碧的话感到质疑。
既然她们都能穿越过来,改变了原主的命运,为什么就不能改变想保护的人呢?
真正的原主早在她穿过来之前就死了,自己的存在不就是改变历史的见证吗?
这么一想,楚昀宁瞬间豁然开朗。
明文帝看着她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