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重返校园(2/2)

“可以,”墨善极力抑制住内心的恐慌,摆出一副淡然镇静的样子,作出了她人生第一个选择:“如果测...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tyle");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style.show-app2{display: none;}.show-app2.apple{display: block !important;}</style");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快更新养儿待老最新章节!

如果测试不及格,我会自动消失,不再出现在学校老师面前,一辈子在家务农。”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次次不断选择的过程。

这听起来就是一句人尽皆知的废话。谁不是在做出选择之后才做出的决定?谁不是在有了决定之后才有了成败得失都极尽可能的过程?但是,有些事,你肯定无从可选,就像是有些人,你没得选择一样,比如生儿育女。

时间指向2014年的那个高温日子,躺在3号床的墨贤已经挂完了当天开出来的点滴,也正好回想到墨善重返校园的结果,与弟弟墨安又成了同学。

墨安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女儿放学的时候,该去接了,便问墨贤要不要到医院外面的粥馆里买些月子粥来吃,墨贤说那就是多放了几个虾米,比医院的味道要鲜甜一点点而已,不见有什么更好的营养,但价格高出医院五倍。自己现在还没开刀,也不缺营养,就不必浪费那个钱了。

墨安心想他反正也吃不了多少,随他怎么高兴怎么做好了。病人嘛,最要紧的就是心情,心情好,病就自然好了一半。

人生许多莫名其妙的病,不都是因为心有郁结才积郁成疾的么。

道理虽在,只是谁也做不到一辈子的心情畅快,大多思维敏感懂得许多大道理的人反倒是一辈子多的是不畅快。就像好人好做,难就难在做一辈子的好人。墨贤就是如此。

看着墨安在门口一转弯就消失不见,墨贤的不畅快马上又上了心:唉,都一个样子的没出息,一个不如一个。

都一样没出息的人,当然是指墨贤自己的五个儿女了。特别是墨善和墨安,墨贤最后的希望就是毁在他们姐弟身上的。

想起当初墨善重返小学要求读书的决心和坚毅的表情,墨贤至今仍记忆犹新。

时间回转那一年,近十四周岁的墨善,在小学的集体办公室里,当着所有老师的面,举手许下了测试结果的承诺。测试的结果是语文84分,数学80分,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的期中考试卷。

这一分数不仅是墨贤做梦也未梦到过的,也是杨秘书所没期望过的,更是出乎杨老师预测之外的诧异。校长也是大感迷惑地问杨老师:“你确定她没照抄答案吗?”

“确定,她是单独一桌,再说,命题作文除了题目会一样,正文也不可能照抄啊,因为班里没有出现两篇相同内容的作文。”杨老师说:“这孩子,我们怕是推不掉了。”

杨老师兑现了诺言,收编墨善进了四年级二班,墨善就成了四年级一班弟弟墨安的同学。

因为墨善把那篇命题作文写的是通顺流畅,文采斐然,读起来让人心意盎然,淋漓畅快,杨老师便把她看做是“写文章的天才”一样,作为“好苗子”着重予以培养。但他对毫无根基的墨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写出他从教多年来第一次看得上心的千字文章来,也是迷惑不解得很。于是,便去暗地查访解惑。

据一位八年前教过墨善一年级语文的退休教师回忆说:“你说墨善这个呆子呀,她那是只有六岁,跟她姐姐墨蓉一起来的。成绩么,差到没有成绩,连‘aoe’好像也没写全过。那时候反正就当是给墨家带个孩子,没把她当学生教呀,因为教木头读书等于对牛弹琴。倒是她那个二姐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还是优秀的班干部呢,给我的印象很深。至于墨善给我的印象嘛?也想不太多来,就记得她很呆很傻,一整天都不会说话的样子,我们都当她是个会说话的哑巴呢。杨老师您说她这次测试考了个双高,难道是笨脑终于开窍了?”

“不可能就是一切皆有可能了,”杨老师一遍遍看着墨善的作文《长大之后》。其他的学生的作文里,长大了不是当科学家就是当数学家,还有什么天文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家、作家、画家之类的,理想专一,目标明确。容易令人翩翩联想起若干年后的中国大地上,满街满地都行走着各大名流名家的壮观场面,就心情澎湃、热血沸腾。独独这个墨善,长大以后要干的事情似乎多到现在的小脑袋还不够装一样,名堂复杂。

不过,数目虽然有点多,但条理很是清晰,计划步骤也井然有序。她在作文里表述了自己理想的意思就是:当兵参军是为了强身健体在前,保家卫国在后,因为没有身体,革命就没有本钱;为人师表是为了教书育人,不是修花剪草的园丁,因为功在千秋的老师根本不会是只会埋头苦干的园丁,这个比喻原本就不恰当;如果兵也当不了,书也教不上,那就做个宣扬社会真好报道社会确坏的小记者也行;最坏的打算就是什么都实现不了之后,也要做个不亏欠人情不愧对社会的本实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天就命,现世安稳。能平淡安然地过完一生的人,其实也不算是一事无成,也算不得失败......这不是理想,而是哲理。

“你没重返学校之前,在家有看闲书吗?”杨老师问过墨善,因为他实在想不出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怎么会有“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沧桑感。

墨善说:“无它,唯有破碎不全的《红楼梦》。”

那本残缺不全的线装版《红楼梦》,既没有封面,也没有出版年代,纸张暗黄,字迹细小。许多页面被圈画涂鸦,甚至沾满污迹,右下角还有点火烧着过的痕迹,正是墨氏当年在生产队烤火取暖时,从一个村民手里抢回来送给开始认字的墨贤,墨贤则当传家宝似的收藏多年以后又传给了发下重誓博上一搏的墨善。

“哦,”杨老师听墨善叙述完自己能得到好成绩的来源是一本《红楼梦》后,嘴巴惊成一个o型圈,然后抚摸着与自己差不多并肩高的小脑袋说:“相信自己,相信老师,你会上县城一中的。只要进去了,你想当兵就当兵,你想做老师就做老师,你想做记者也一样能实现。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加油。”